世界遗产地西湖的物理拥挤和心理拥挤关系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ndscape functional differences of small scenic spots in West Lake, a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flow in the main toll spots after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 West Lake, and sorts out four kinds of observation points, and calculates the physical crowding degree and the psychological crowding degree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key physical factors of tourism psychological congestion in China.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representation of physical crowding and psychological crowding of West Lake, a World Heritage site, is an approximate coordinate axis relationship; (2) the management of congestion in West Lake, a heritage site, should be managed in sub-quadrant. The main phys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psychological congestion of the West Lake are the area of the scenic area and the guidance and marking system of the scenic spot.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29)资助~~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政华 ,金志浩;“中国皇陵的绝唱——世界遗产地清东陵精华展”在沪揭幕[J];上海档案;2002年05期
2 杨锐;关于世界遗产地与旅游之间关系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2年06期
3 方淳;旅游对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张朝枝;辨析世界遗产地门票涨价[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5 赵玲霞;;我国世界遗产地的游客管理[J];知识经济;2009年08期
6 孟华;范方X;;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以泰山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胡海胜;;中国世界遗产地教育:功能、现状与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吴必虎,李咪咪,黄国平;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J];地理研究;2002年05期
9 陈先树;浅谈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安定明;张利雅;;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环境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敏;李宏;;世界遗产旅游地环境容量管理措施探讨[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二俊;石惠春;;我国世界遗产地门票价格的变动对客源市场数量及时空结构的影响——以甘肃、四川世界遗产地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内容简介[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六辑 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剑峰;黄山——世界遗产地不是经济开发区[N];人民日报;2003年
2 周丽燕;中国世界遗产地政协主席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N];人民政协报;2007年
3 文晶邋刘文章 吴永泉;黄山设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观测站[N];经济日报;2008年
4 黉婴;世界遗产地怎么游[N];中国商报;2003年
5 沈政;沈阳明年承办中国世界遗产地政协主席联席会议[N];友报;2009年
6 崔贵洋;集安市政协参加中国世界遗产地政协主席联席会第十八次会议[N];协商新报;2011年
7 邹桂武;加强我省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N];安徽日报;2002年
8 吴江海;《黄山宣言》向全球发出倡议 联手推动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N];安徽日报;2008年
9 许红英;探讨建立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的长效机制[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王永群 王恒来;黄山模式将走向世界[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慧媛;世界遗产地无形资产协同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奇;世界遗产地旅游资源价值评估[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2 李舒新;大学生世界遗产地旅游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麻新华;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段锦;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资产评估及其补偿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晓亚;四川世界遗产地旅游竞争与合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锐;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的社区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潘夏宁;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D];广西大学;2006年
8 张雷;世界遗产地景区门票定价理论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9 闫丽丽;山地型世界遗产地保护性旅游开发三元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10 赵晓宁;论我国世界遗产地周边环境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80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280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