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入境旅游消费时空特征、趋势及发展对策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evant index data of inbound tourism in 11 coastal provinces and cities from 2000 to 2011, this paper reveals the consumption level, consumption levels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bound tourists in coast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time differences, and adopts the grey GM (1 / 1) model.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bound tourism in coastal areas is forecas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inbound tourism consumption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China is not high, the proportion of non-basic data to the total consumption data and the advanced index of inbound tourism consumption structure are low.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ability, sustain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in coastal area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关联机理研究”(编号:12CGL05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开发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编号:11YJC63013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培育项目“我国海岛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编号:2012JDPY02)
【分类号】:F59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席建超;甘萌雨;吴普;葛全胜;;中国入境游客旅游消费总体趋势与区域差异:1996~2005年[J];地理研究;2010年04期
2 李一玮;对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4年07期
3 王红姝;张莹;;黑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灰色预测模型[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6期
4 黄敏珍;冯永冰;;灰色预测模型在区域物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09年03期
5 贾英;;中国6大热点城市入境旅游消费结构比较研究[J];旅游科学;2008年03期
6 席建超;甘萌雨;吴普;葛全胜;;中国入境游客旅游消费变动的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8年05期
7 邓淇中;何俊阳;潘芬萍;;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消费的区域差异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苏建军;;山西省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变动及对国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2年02期
9 张广海;朱微微;;我国滨海地区入境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亓雪龙;孙洪雁;陈进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山东省水果产量预测模型[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2 吴艳蕾;;基于灰理论的居民生活电力消费预测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程晋石;裴九芳;;3PL企业物流能力灰色评价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廉同辉;;基于灰色层次决策理论的合芜蚌试验区产业效应分析[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朱春江;唐德善;马文斌;;基于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预测观光农业旅游人数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6 朱春江;唐德善;;基于灰色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预测地下水位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7 朱春江;唐德善;;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8 张牛牛;薛敏;;农村地区室内环境污染分析·原因及控制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9 李双柱;李勇;王维;;稳健估计在林业灰色建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10 冯社苗;;粮食物流量的包络灰预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孝鹏;龚亲华;李振宇;许甜甜;;中国古代决策思想与现代决策科学的融合与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魏长顺;沈银花;魏利胜;;基于优化GM(1,1)模型的人口预测方法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廉同辉;王金叶;;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志民;高耀;;中国未来农科人才需求的灰色系统预测——基于2001-2007年农科学生数的实证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董捷;董云峰;;基于改进灰色模型的TBM弹道预测[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周文坤;;基于离差二次函数的不确定型多属性灰色关联决策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7 韩明亮;王s,
本文编号:2328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32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