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特征及启示
[Abstract]: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England from three aspects: basic, condition and guarante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brand characteristics and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by improving the authenticity of rural tourism experience in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rural tourism should be miniaturized, privatized and indigeniz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brand of rural tourism should be actively shaped. Strengthen the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of rural touris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
【作者单位】: 黄河科技学院;
【基金】:2013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创新驱动发展主体研究”(项目编号:2013B218) 2013年郑州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项目编号:20131056)
【分类号】:F595.61;F35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亚男;;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J];开发研究;2007年06期
2 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2005年03期
3 李星群;;广西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特征与经营效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新蕾;张颖;;河源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3期
2 张文菊;杨晓霞;;风景名胜区发展“农家乐”的问题与对策——以重庆市缙云山景区农家乐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3 孙钰霞;;基于“农家乐”的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4 陈迪新;李鑫磊;;洛阳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5 雷怡;崔山;;浅析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影响下农村住宅的新形式[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6 陈雪钧;李莉;;重庆与成都“农家乐”旅游的比较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7 程书香;赵追;;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品牌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8 张玲;;基于回归与和谐生态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9 吴文;陈雪彬;陈永洮;;中国西南地区山水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10 高林安;;西安“农家乐”现状与发展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骆高远;刘旭;;浙江省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2 高林安;刘继生;梅林;;古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为例[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海琴;;近十年中外乡村旅游研究状况比较[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光美;城市化影响下北京植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4 黄海珠;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王铁;基于Pro-Poor Tourism(PPT)的小尺度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李锦宏;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胡振华;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分析:回顾与创新[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旅游业和山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吕琼艺;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王玮;“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凡;基于生态化的乡村旅游组织形式的选择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5 姚丹丽;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陈俊松;成都市近郊区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赵虎;兰坪县罗古箐普米族村寨保护与发展探索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楠;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丁可武;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傅丽华;城郊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小军;马融;;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郑本法;;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业发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刘娜,胡华;成都市郫县友爱农家乐现状剖析与发展思路[J];国土经济;2001年01期
4 王琼英;冯学钢;;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王素洁;;旅游开发、经营的外部不经济及其内化探析[J];旅游科学;2006年01期
6 邱继勤;;旅游小企业与就业研究——桂林阳朔西街案例[J];旅游科学;2006年04期
7 何景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学刊;2004年01期
8 赵承华;;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7年01期
9 金茨萍;金一萍;黄郁成;;国外乡村旅游市场与经营研究综述[J];企业经济;2006年06期
10 保继刚;邱继勤;;旅游小企业与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阳朔西街案例[J];人文地理;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2409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0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