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桂林旅游形象传播战略架构

发布时间:2019-04-03 06:35
【摘要】:文章认为,桂林旅游形象建设应当纳入桂林旅游胜地长期战略规划,并从桂林经济发展、政府职能框架创新、拓展传播模式、丰富文化内涵、评估体系建立等方面作了探讨。
[Abstract]: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Guilin tourism imag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long-term strategic planning of Guilin tourist resorts, and discusses from the aspects of Guil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nov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 framework, expansion of communication mode, enrichmen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管帅;宁德煌;;论互联网口碑在城市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中的运用[J];电子商务;2009年06期

2 生奇志;张琪;;辽宁地区形象传播策略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韦瑾;;广西旅游形象传播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11期

4 王劲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网络传播模式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苗;胥宇虹;;地区形象构建的思路与途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赵振斌;赵倩倩;;国际互联网上传播的西安旅游形象:分裂与整合[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9期

3 钟钰;邢倩;李仁杰;张军海;曹瑞;;C2C商务模式下中国剪纸文化交易景观格局——以淘宝网络店铺的实证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4 闫喜琴;;论PTP旅游营销模式对目的地的深层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肖亮;赵黎明;;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基于两岸相关网站的内容分析[J];旅游学刊;2009年03期

6 史庆华;彭继谦;;基于行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学学报研究——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王慧;;美好安徽:网络形象传播分析与塑造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黄莎;陈金华;陈秋萍;;基于网络信息嵌入性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传导研究[J];人文地理;2012年03期

9 郑保章;王超;;央视综合频道中的辽宁形象传播分析及提升策略[J];文化学刊;2011年03期

10 党娇;赵振斌;赵丽;;太白山旅游者行为研究从博客分析视角[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文娟;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帅;城市旅游目的地偶像品牌传播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超;央视综合频道中的辽宁形象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慧婷;基于“品牌接触点传播”模式的朔州旅游品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党娇;国际互联网上传播的西安市旅游形象差异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朝霞;《人民日报》报道中的安徽形象传播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苏绍春;网络议程设置与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张媛媛;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河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向珍;基于犯罪学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营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徐敏;民生新闻与地方形象塑造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10 曹瑞;互联网商业信息中的非物质文化数据挖掘及空间可视化[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新;陈雪阳;;口碑传播的形成机理与口碑营销[J];财经论丛;2007年05期

2 陶建杰;;城市形象传播的误区突破与策略选择[J];城市问题;2011年02期

3 陈崇山;“传通”与“传播”[J];新疆新闻界;1994年03期

4 匡文波;论网络传播学[J];国际新闻界;2001年02期

5 宋仪艳;;旅游目的地口碑营销策略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6 梁滨;;乡村休闲旅游口碑营销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刘绍华;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竞争优势[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8 袁亚忠;浅议旅游口碑营销[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王山河;陈烈;;西方城市营销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8年01期

10 王胜源;;都市报与和谐都市文化的建设[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驻广西记者 邝伟楠 孟萍;[N];中国旅游报;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青光,,周茂权;桂林旅游产品开发和线路设计[J];旅游学刊;1995年03期

2 筱圃;强强联合,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记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与荔浦丰鱼岩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合资组建[J];社会科学家;2000年01期

3 ;桂林旅游业的深发展〔笔谈3篇〕[J];社会科学家;2001年01期

4 桂林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旅游组;对桂林旅游价格几个问题的看法与建议[J];广西市场与价格;1998年01期

5 宋红军;环保为桂林旅游护航[J];沿海环境;1999年08期

6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总目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7 凌世君;桂林旅游 书籍简析[J];社会科学家;1991年02期

8 庄昭建;论桂林旅游对广西旅游的辐射作用[J];社会科学家;1995年02期

9 庄昭建;切实解决发展桂林旅游经济的投资问题[J];社会科学家;1987年01期

10 邓祝仁;“旅游立市”与建设“桂林旅游区”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文慧;;桂林旅游与发展及其环境保护初步探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葛本中;张晓玲;;桂林旅游区开发中若干理论问题研究[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3 徐艳;;喀斯特地貌下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成功模式探讨——以贵州、桂林、云南旅游文化资源的特色开发、利用为中心的研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敦荣;陈峰;;桂林旅游产品开发和对策的思考[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5 刘小航;;广西桂林旅游信息化建设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刘春燕;;广西旅游商品发展思路探索——以桂林为个案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7 林绍华;陆浩明;;规划建设福寿养生安居园,推动永福县福寿养生旅游业发展[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方吉生;陈建伟;;发展永福长寿休闲养生旅游的思考[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蒋翥;;永福福寿生态旅游发展的观察与思考[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盘名德;;加快发展永福福寿文化旅游业的意义及对策[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桂丹;建立“旅游特区” 打造“国家名片”[N];桂林日报;2009年

2 中信金通证券;桂林旅游 业务复苏 机遇显现[N];证券时报;2009年

3 本报驻广西记者 邝伟楠;桂林旅游逆势“飘红”[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记者 刘桂丹;桂林旅游进入“高温”期[N];桂林日报;2009年

5 张楠;桂林旅游 定向募资不超10.9亿元[N];中国证券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思敏 冯颖;让桂林山水更美丽[N];中国旅游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倩;民俗风情是桂林旅游的一张好牌[N];桂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周波;为建设桂林旅游实验区发挥推手作用[N];桂林日报;2010年

9 记者 赵忠洪;“热情”是桂林人民的名片[N];桂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刘桂丹;桂林旅游乘风破浪一路“飘红”[N];桂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丽华;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龚克;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战略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王f^;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谢春山;旅游产业的区域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炜;旅游演艺业态创新驱动因素的扎根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6 何池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王敏;场域视角下的旅游高等教育[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李瑶亭;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莉;基于“5W”模式的桂林旅游信息传播现状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秦俊晖;桂林青花梅瓶在桂林旅游产品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梅锐;新形势下桂林由“旅游城市”向“休闲城市”拓展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冰兵;桂林数码影视专业社区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任小丹;基于消费者偏好的桂林低碳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何小鹏;桂林七星景区品牌营销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谢雄辉;新形势下桂林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及传播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左莉;桂林高端旅游产品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龙晓明;跨文化旅游理念在桂林旅游发展中的应用[D];中南林学院;2001年

10 薛华;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旅游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52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52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7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