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7届年会暨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
本文关键词:山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7届年会暨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
祁连山建设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战略研究
齐德利
【摘要】:通过分析祁连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发展历史现状,指出区域联动、线路统筹、板块推进、城山一体化发展山地生态旅游业是祁连山区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方向。张掖实施"祁连之路"线路统筹发展战略,不仅在区域上整合陕、甘、新、蒙、青藏高原等省区大地貌单元和多种自然景观要素,同时在旅游产品上直接补充了传统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的缺陷,可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山地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创建祁连山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是真正着力把"金张掖—祁连山"城山统筹发展提升到操作阶段的战略转型。作者初步规划设计了"一体两翼、一枢纽六射线"的山地旅游通道网络,研究了"一中心两主轴三圈层四板块五环线六基地"环祁连山旅游发展格局,围绕"祁连之路"陆续推出了"三环九品十二条线路"的山地旅游产品,旨在将祁连山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甘肃全省乃至整个西部的旅游产业新高地。
【作者单位】: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祁连山发展山地旅游基础分析1.1地理意义广义祁连山脉东起乌鞘岭,西止当金山口。位于甘肃、青海两省之间,介于北纬36°~40°,东经94。~103。,北西一南东走向,长900~1000km,宽250~300km,面积20.6万平方千米。狭义上的祁连山主要是指走廊南山一冷龙岭与黑河上游谷地一大通河谷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1997年01期
2 万绪才,徐菲菲;山岳型旅游资源质量综合评价研究——黄山和泰山实例分析[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冯德显;;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景区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2006年06期
4 刘宇峰;孙虎;原志华;;陕西秦岭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模式探讨[J];山地学报;2008年01期
5 银元;李晓琴;;山地旅游业态影响因素及规划实证研究——以贡嘎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热带地理;2012年06期
6 陈厚文;;山地森林景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发展研究[J];交通科技;2013年01期
7 程进;陆林;晋秀龙;黄剑锋;;山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敏;张伟;;山地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2 李文正;;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分析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3 孙婉莹;崔国发;;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旅游资源综合价值的定量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4 徐致云;陆林;;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进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5 石惠春;杨二俊;;我国西部世界遗产地门票价格变动对客源市场的影响——以甘肃省和四川省世界遗产地为例[J];冰川冻土;2007年02期
6 罗婧;黄艳萍;;桂林旅游地生命周期定位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卫旭东;太白山旅游SWOT分析与客源市场分类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张建,汪宇明,赵中华;论长江流域山岳旅游地发展对神农架开发的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6期
9 姜辽;张述林;;国内外山地旅游环境研究综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刘丽娟;邓广山;;旅游地生命周期巩固阶段古镇开发思路探析——以磁器口古镇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向岚麟;;国内世界遗产研究概述[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彭永祥;魏峰群;吴成基;;基于CNKI文献的国内旅游地学研究发展及趋势[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3届年会暨二连恐龙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闫丽丽;朱创业;蒋悠;;山地型世界遗产地保护性旅游开发三元模式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8届年会暨贵州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3 齐增湘;秦岭山系区域景观规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李如生;风景名胜区保护性开发的机制与评价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静;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为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夏赞才;张家界现代旅游发展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勇;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演进与规划调控[D];同济大学;2006年
10 王孝德;三峡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优;广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郝美彬;山地型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婧;基于H图理论的旅游区线路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俊;旅游业和山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赵延庆;河北历史文化名山旅游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鲍捷;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桂林漓江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范军丽;滨海湿地旅游产品开发的适宜性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何海群;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冯璐;云台山地质公园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张洁玉;旅游主题策划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林,焦华富;山岳旅游者感知行为研究——黄山、庐山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唐鸣镝;黄振宇;;基于整合观的旅游规划方法探究——北京妙峰山地区“尺度层次法”实践[J];城市规划;2007年12期
3 雍万里;;武夷山风景区划及其旅游资源评价[J];地理科学;1984年03期
4 保继刚,彭华;旅游地拓展开发研究——以丹霞山阳元石景区为例[J];地理科学;1995年01期
5 陆林;皖南旅游区布局研究[J];地理科学;1995年01期
6 焦华富;丁娟;李俊峰;;旅游城镇化的居民感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J];地理科学;2006年05期
7 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1997年01期
8 张捷,都金康,周寅康,张思彦,蒋兆刚;观光旅游地客流时间分布特性的比较研究——以九寨沟、黄山及福建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例[J];地理科学;1999年01期
9 楚义芳;旅游地开发评价研究[J];地理学报;1991年04期
10 全华,陈田,杨竹莘;张家界水环境演变与旅游发展关系[J];地理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北京巅峰国智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许豫宏;[N];中国旅游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粟竹玲;龙门山地区山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颖如;论旅游主题活动的策划与营销——从“五岳盟主”到“华山论剑”[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吕俊芳;人民币旅游的几点思考——以第四套人民币为例[J];经济论坛;2004年18期
3 刘辛田;盛正发;;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曾国平,阳乾凤,彭小兵;我国发展“红色旅游”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论坛;2005年11期
5 杨常斌;创新旅游经济思维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论信宜市“旅游旺市”方略[J];南方论刊;2005年06期
6 ;红色旅游主题活动之三:“弘扬太行精神,百万青少年革命老区行”红色旅游活动[J];当代世界;2005年08期
7 李宗保;关于发展沂蒙红色旅游的探讨[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5年06期
8 阳乾凤,张爱萍;“红色旅游”的教育和社会意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年06期
9 周旗;新时期旅游需求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曾武英,范巍;采摘观光旅游开发之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锡学;;刍议红色旅游的现实与发展[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2 宁琨;;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侯晓敏;;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毕剑;;河南旅游主题口号的设计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秦中;张捷;赵勇;;城市化多目标旅游分析[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熊元斌;;营销“中国农谷”,引爆旅游品牌[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巨才;;基于品牌定位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策略研究——以河北为例[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聂欢欢;王衍用;;基于时空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三区联动”模式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王淑娟;;区域合作语境下的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开发建设[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朱至珍;;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大桥休闲时代——论杭州湾跨海大桥与慈溪的休闲旅游[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姜健;[N];牡丹江日报;2005年
2 石毓艳;[N];青海日报;2003年
3 记者刘杰;[N];人民日报;2003年
4 ;[N];上海金融报;2005年
5 郝丽萍;[N];深圳商报;2004年
6 庄东泉;[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安徽记者站 李远峰;[N];中国旅游报;2006年
8 陆军;[N];中国旅游报;2007年
9 杜江;[N];中国旅游报;2007年
10 陈雪钧;[N];中国旅游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燕;红色旅游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马莹莹;陕西南部秦岭地区旅游地域产业结构与调整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李雯;天津蓟县乡村旅游营销策略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4 司成均;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策划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黎彦;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贡献率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蔺薛菲;红色旅游目的地入口景观标识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王芳;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邱狄;基于蓝海战略的湖南红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兰海;基于地方文脉的民族旅游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延松;成都市锦江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山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7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