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沙漠型旅游区体验项目承载力研究——以宁夏沙坡头景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9-07-25 14:00
【摘要】:沙漠型旅游区依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而开发出的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已成为沙漠旅游最大的亮点和核心吸引物。但随着游客的快速增加,沙漠生态环境、游憩设施等受到较大冲击甚至突破容量极限,从而导致游客体验质量下降,影响到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以宁夏典型沙漠型景区沙坡头为例,以最受游客欢迎的滑沙、黄河飞索、皮筏漂流、沙海冲浪和骆驼骑行等5类体验项目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资源本体及游客体验感知角度对承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各类项目实际游客接待量已接近或超过设施承载力上限,远高于游客体验最佳时的承载力水平;(2)限制不同类型项目承载力的关键因子有所差异;(3)游客体验承载力往往低于项目设施承载力水平。根据测评结果找出每类项目承载力的关键限制因子,并基于现有游客量预测了部分项目的可扩展承载力。
【图文】:

沙漠型旅游区体验项目承载力研究——以宁夏沙坡头景区为例


致大量追求新奇刺激体验的游客蜂拥而至,尤其是羊皮筏子、滑沙、骆驼骑行、沙海冲浪等体验项目承受着更大的使用强度。每年旅游旺季,游客骤然增多且在各类体验项目入口处排长队等候,所需时间短者0.5h,长者可达3h,常引发游客的抱怨与不满,大大影响了游憩体验质量。而每个体验项目正常安全运营是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必要对具体沙漠体验项目的承载力问题进行探讨。图1沙坡头景区沙漠体验项目分布Fig.1DistributionofdesertexperienceprojectsinShapotouscenicarea2数据获取旅游体验项目有不同分类标准,本文分为消遣娱乐、逃逸放松、知识教育、审美猎奇和置身移情等5个类型[15]。为增加研究的针对性及成果的可落实性,按照游客参与最多及最具特色体验原则,选取滑沙(消遣娱乐类)、黄河飞索(逃逸放松类)、皮筏漂流(置身移情类)、沙海冲浪(逃逸放松类)、骆驼骑行(审美猎奇类)5大最具代表性的体验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各类项目特点,结合游客体验状况,寻找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如空间面积、游憩设施、管理能力等,综合运用生态容量法、面积法、游线法、卡口法,对每一类型的沙漠体验项目承载力进行测评,并明确其瓶颈因子所在。在主要沙漠体验项目的必经地带进行游客量统计,与游客及景区管理经营者进行交流,找出每个项目存在的关键问题。将采集数据进行时间段的划分,并做出每个娱乐项目相对应的游客量的日内分布图。游客感知影响中,根据LAC框架相关步骤,通过现场调查、图片对比确定游客可接受的最佳感知状态并客观评价其真实感知。游客体验特征主要通过实地问

沙漠型旅游区体验项目承载力研究——以宁夏沙坡头景区为例


图2沙坡头景区骆驼骑行体验路线Fig.2RoutesofcamelridingexperienceinShapotouscenicareaQ=T/t(3)式中:S为骑行线路长度,1200m;T为项目营业时间,09:00—18:00,计9h;t为骑行体验一圈所需时间,30min;s为每只驼队长度,24m;n为每只驼队载客量,6人。计算结果表明,项目最大承载力为5400人次·d-1。另外,动感驼场至返程驼场0.4km的距离一般不搭乘游客,S取900m,由此得出该项目合理承载力为4050人次·d-1。基于骑行线路的骆驼骑行体验项目承载力阈值范围为4050~5400人次·d-1。3.1.2骆驼生理承载力2012年国庆节期间鸣沙山景区骆驼过劳死事件使人们开始关注骆驼的生理承载力。骆驼每天可食饲料8~12kg,夏秋季每天饮水量为4.5L,冬春季饮水量为夏秋季的3倍。基于骆驼的生理特点,骆驼生理承载力计算公式为:C=B×Q(4)Q=T/t×A(5)t=t1+t2+t3(6)式中:B为每个驼队拥有的载客骆驼数量;t为每个驼队骑行体验一圈所需时间,30min;t1为从大漠驼场至动感驼场时间,13min;t2为从动感驼场至返程驼场时间,4min;t3为从返程驼场至大漠驼场时间,,6min;T为每个驼队载客的极限时间,7h;A为驼队数量,59。计算表明,项目最大承载力为6464人次·d-1。一般情况下,骆驼每载客0.5h需休息1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26)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健;基于社会心理承载力的香山公园游客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19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19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5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