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价值体系的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路径分析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渤海大学金融与商贸学院;
【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SQ123016)
【分类号】:F592.7;F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述林;杨茜;;保定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2 张玲;;乡村旅游的嬗变——从农家乐到乡村生态旅游[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5期
3 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年07期
4 梁世夫;姚惊波;;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改进[J];调研世界;2008年04期
5 袁莉,田定湘,刘艳;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6 左晓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社会学的分析思路及解决方案[J];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7 孙延红;;城市居民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11期
8 李鹏飞;;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现实的探讨[J];经济地理;2009年07期
9 韩红丽;刘晓君;李玲燕;;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产业升级机制解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2期
10 莫艳恺;;丽水市乡村旅游转型提升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尚正;马贤胜;;皖南古村落发展和谐旅游的思考——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唐明贵;殷红梅;;乡村旅游消费需求特征分析——基于对黔东南乡村旅游者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3 廖军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4 张佑印;顾静;;经济发达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及趋势分析——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5 李伟;许忠伟;魏翔;;北京春节庙会游客动机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6 胡绿俊;文军;;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7 郭峦;;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9年11期
8 王亚奇;;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7期
9 古屹;;我国旅游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10 徐茜;;现代田园城市背景下成都乡村酒店业发展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陈苏;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锋;环太湖生态农业旅游圈综合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高玉强;农业补贴制度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陈秀琼;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张侠;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侯明利;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10 张洁;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晓兰;苏州乡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霞;武汉市民赴台旅游动机与阻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单邵伟;“农家乐”经营户经营模式及其决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赵云云;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养生旅游集群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岳晓梅;我国东西部城镇老年人出游制约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源财;基于游客感知的乡村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陈慧娟;济南旅游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赵春梅;成都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翟翠萍;洛阳市国内游客旅游动机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10 张媛媛;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河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光豹;;规模“农家乐”的营运模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方旭红;;乡村旅游的“城市性”因素及发展策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黄淑梅;;桂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4 梅燕;肖晓;;基于土地流转新政策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5 王克柱;赵英杰;文庆;;保定市休闲农业对接京津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6 张玲;;乡村旅游的嬗变——从农家乐到乡村生态旅游[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5期
7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秦志红;;门头沟区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付晓雯;刘文超;;河北省保定市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秀红;;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晓芳;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卢杨;乡村旅游运营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3 肖湘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润;;浅析吉林省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建设[J];现代交际;2010年06期
2 李俊梅;;基于外部性的乡村旅游产业政策解析[J];中国市场;2012年22期
3 刘建华;邓蓉;;做大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对都江堰市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4 刘晗;周玲强;李会玲;;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08年34期
5 张宏祥;罗有贤;;重庆乡村旅游产业定位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5期
6 雷明佳;刘士成;;浅谈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7 王磊;;我国乡村旅游产业调查及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8 向富华;金颖若;;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何艳琳;耿红莉;;论政府在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中的作用[J];商业时代;2012年05期
10 崔燕来;;承德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统计与管理;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北京市乡村旅游新需求调查》课题组;刘军萍;陈奕捷;;北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探析[A];2008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增平;高俊尧;;旅游对助推青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建军 张景宏 刘遥;宽城乡村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N];承德日报;2010年
2 闫t,
本文编号:2529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29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