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旅游标准化管理与个性化发展研究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基金】:“贵州大学2013年人文社科校级专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X2013014)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洁,陈飙,杨桂华;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研究概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5期
2 徐永志;;民俗风情: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J];旅游学刊;2006年03期
3 向延平;陈友莲;;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营销模式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彭瑛;何志华;;民族村寨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浅议[J];技术与市场;2007年07期
5 谭舒月;;西江苗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11期
6 罗永常;;试论民族村寨旅游的特征与开发原则[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7 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政策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8 张洁;;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系统构建的初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11期
9 卢宏;;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10 刘韫;;困境与选择: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恩红;规范民族村寨旅游[N];贵阳日报;2008年
2 李培远 本报记者 周小游;开阳拟三年建成开洲湖旅游景区[N];贵阳日报;2010年
3 蒋兴勇;贵州加强旅游民族村寨管理[N];中国旅游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张震;注重特色 加快发展[N];贵阳日报;2008年
5 龙育才;布依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应坚持的几个原则[N];贵州民族报;2009年
6 特约记者 夏永忠;剑河县着力打造“三张名片”促进旅游发展[N];贵州民族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小梅 袁天志 白荧;泰国苗族村—— 村落旅游值得借鉴的样本[N];贵州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钱丽花;福建:民族特色村寨有特色[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蔡定平 实习生 陈泓百;依托旅游资源 引领群众致富[N];黔西南日报;2011年
10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 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蔡克信;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乡村度假旅游的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强;新农民:民族村寨旅游对农民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李天翼;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刘超祥;民族旅游村寨的人口移动与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社区和谐度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田运海;湘西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3 徐国麒;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贾君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5 汪俊;社区管理创新视野下的云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陈亮;基于体验视角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何瑛;旅游真实性视角下的民族村寨旅游透视[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卢彦红;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社区居民满意战略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0年
9 向明;基于社区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晖;黔东南地区乌利、郎利苗寨旅游规划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30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3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