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流域旅游合作现状、障碍与模式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远新;龙梅雪;;京杭运河山东段区域旅游合作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2期
2 周勇;;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旅游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0年04期
3 朱孔山;;鲁南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可行性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汪晓云;;大力发展区域旅游合作 做大做强江西旅游业[J];价格月刊;2006年10期
5 郎曙光;;论贵州的区域旅游合作[J];旅游纵览;2008年04期
6 吴国琴;;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6年04期
7 何悦;王辉;陈光;;辽宁区域旅游合作发展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14期
8 张春梅;田常艳;邹德文;;京津秦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年21期
9 王萌;陈鸣;;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参与粤湘桂区域旅游合作初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宦艳玲;骆高远;井波;;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秀;李树民;;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系统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辉;杨兆萍;;跨国旅游合作驱动因素研究——以新疆为例[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朱孔山;许汝贞;;鲁南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可行性与对策分析50[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4 曾荣发;;区域合作是旅游业科学发展的世纪战略[A];桂林旅游发展研究文集(2000-2010年)[C];2011年
5 袁宇杰;李鹏;;区域旅游合作的系统分析框架[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6 马波;;旅游业的转型与区域旅游合作——兼论中日韩旅游合作体的构建[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7 刘德谦;;关于区域旅游合作的思考——当前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难点与机遇[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立虹;;区域旅游合作,成功开启市场的钥匙[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刚;赵宇茹;张晓帆;;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与发展战略研究[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10 张英;张焱;;西部边疆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研究初探——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为例[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区域民族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娜;共建区域旅游合作新格局[N];渭南日报;2010年
2 闫兴亚 张英明;红色区域旅游合作的构想[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记者 杨春虹;构建区域旅游合作长效机制[N];海南日报;2014年
4 ;发挥奥运辐射带动效应谱写区域旅游合作新篇章[N];中国旅游报;2008年
5 江西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闫兴亚 教授 张英明;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合作[N];华东旅游报;2004年
6 记者 王悦良;深化区域旅游合作[N];攀枝花日报;2016年
7 窦文章 陈晓亮 徐华升 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新常态下川陕甘区域旅游合作研究[N];中国旅游报;2015年
8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安金明;“9+10”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N];中国旅游报;2013年
9 记者 曹爱方 余方觉 宁海记者站 周武军 陈云松 通讯员 胡伟;甬台绍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联盟[N];宁波日报;2014年
10 记者 吕晓扬;厦深潮签订区域旅游合作协议[N];潮州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辉春;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温秀;区域旅游合作主体行为与合作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张正国;区域旅游合作的系统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张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5 梁雪松;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何小东;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唐宇凌;基于网络结构的区域旅游合作与竞争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黄爱莲;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焦爱丽;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艾训儒;湖北清江流域土家族生态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逯付荣;清江流域旅游合作现状、障碍与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慧青;跨界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雷帅;关于山西与河南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武玲;关于晋陕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葛欣;中俄蒙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6年
6 THUMMASAENG NICHAREE(李兰月);中泰两国跨境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7 徐功丽;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8 陈雯;武陵山片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9 柯涌晖;基于差异比较的闽台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胡晟妍;辽宁省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3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4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