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干扰敏感区判识与保护

发布时间:2019-11-19 13:39
【摘要】:世界双遗产地独有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过程与其景观格局相互作用机制特殊且复杂,构建这类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并识别其敏感区,对有效开展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以及实现遗产地的精细化保护与管理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武夷山双遗产地中受自然和人类生态过程作用最为强烈且频繁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相关规划理论,从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着手,运用3S技术构建了风景区的防洪、生物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视觉保护和游憩体验5大景观安全格局,形成综合生态基础设施,判识旅游干扰敏感区,并就各景观安全格局与敏感区提出相应保护措施。维持景区低、中、高3种等级水平安全格局的生态基础设施分别占风景区总面积的17.1%、19.1%和40.6%;九曲溪沿线、天游峰景区、武夷宫景区等区域最为敏感脆弱,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矛盾最为突出,山北景区东北部、九曲溪景区南部区域茶园种植密集区的敏感性次之。景区敏感区遗产保护不能仅停留于不建设的被动状态,而应针对不同敏感区保护级别的优先性,主动寻求关键问题的保护技术手段,并制定精细化管理细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龙,李迪华,韩西丽;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规划;2005年09期

2 俞孔坚;李博;李迪华;;自然与文化遗产区域保护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以福建武夷山为例[J];城市规划;2008年10期

3 李咏华;赵宁;;生态敏感区建筑遗产群保护规划方法探索——以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6期

4 游巍斌;何东进;黄德华;洪伟;詹仕华;巫丽芸;覃德华;陈炳容;俞建安;蒋鑫;;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J];山地学报;2011年06期

5 游巍斌;何东进;巫丽芸;洪伟;詹仕华;黄德华;覃德华;游惠明;;山岳旅游地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异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山地学报;2012年01期

6 马克明,傅伯杰,黎晓亚,关文彬;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J];生态学报;2004年04期

7 黎晓亚,马克明,傅伯杰,牛树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原则与方法[J];生态学报;2004年05期

8 傅伯杰;吕一河;陈利顶;苏常红;姚雪玲;刘宇;;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J];生态学报;2008年02期

9 俞孔坚;王思思;李迪华;李春波;;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J];生态学报;2009年03期

10 游巍斌;何东进;巫丽芸;洪伟;詹仕华;覃德华;游惠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安全度时空分异规律[J];生态学报;2011年2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云兰;胡庆钢;;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勾勒集中区建设图底关系——以安徽江南集中区为例[J];安徽建筑;2011年04期

2 吕海燕;李政海;李建东;宋国宝;;廊道研究进展与主要研究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3 张瑞新;;建设生态居住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4 王惠勇;曲衍波;郑晓梅;齐伟;赵东娟;商冉;;主成分分析法在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5 谢志林;陈升忠;;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新农村规划探索——以广东省饶平县新丰镇洞泉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6 张蓉珍;李剑;;陕西省西安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7 林晓;栾春风;;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分区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8 王猛;孙世群;王晓辉;;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9 特喜铁;邓庆华;戎可;;红松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东北地区生态安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10 罗晓;李双江;;石家庄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识别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克福;;安徽废弃矿区的生态恢复和开发利用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2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n Ecotypes Zon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Ecologic Restoration in Mamas River Basin over the past 30 Years[A];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from Cross-strait Environment & Resources and 2nd Representative Conference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ociety[C];2010年

3 徐建华;;建设“阳光海岸”——海岸带协调发展的规划对策[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邓晨华;焦胜;;湖区村镇生态基础设施多目标优化研究——以华容县示范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何旭;;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保护分级途径新探——以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良;赵树明;李洪远;吴璇;孟伟庆;;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天津市最小生态用地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梅芸;;居住用地生态足迹矢量化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空间设计[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曹艳群;俞露;;绿洲城市形态与空间布局的生态安全格局——以新疆喀什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汪自书;;生态脆弱地区保护规划的技术体系研究——以呼伦贝尔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杨佩瑾;孙贻超;;天津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分析[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基于系统仿真和情景模拟的崇明生态安全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文英;元阳哈尼梯田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艳丽;民勤县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斌;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南部土地景观动态及优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齐增湘;秦岭山系区域景观规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8 刘娜;洞庭湖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调蓄功能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咏华;基于GIA设定城市增长边界的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赵宁;基于GI理念的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筱婕;基于城市热岛减缓的湖泊湿地景观功能连通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罗,

本文编号:2563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63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d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