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山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17:19
【摘要】:“十三五规划”以后,我国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来发展,山西省在面临严重的资源经济困境之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果。要想更快更好摆脱山西省目前面临的困境,就必须打破行业壁垒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使不同产业间相互交叉,建立产业间的联系,弥补山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研究的不足,现实意义在于两产业的融合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也能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动力和马达。本文应用了产业融合理论,探讨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系统融合发展作用机理,借鉴了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构建了两系统间的耦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5年山西省旅游与文化产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并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了两者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山西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显著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2000~2015年山西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系统之间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分别处在0.0169~0.8806和0.0206~0.8807之间,两者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在2015年均达到历史最高点,分别较2000年增长了52.11倍和42.75倍,耦合协调度最终迈入协调上升阶段,达到良好协调水平;(2)2000~2015年山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水平函数值从2000年的0.0065上升到2015年的0.8567,增长了132倍,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基本上保持了快速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0.0438增加到2015年的0.9051,增长了21倍;(3)从静态来看,山西省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受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子系统各项评价指标的综合影响,且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从动态来看,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国际旅游收入、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收入、接待入境游客数量等7项指标是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文章的结束部分在借鉴外省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山西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坚持以市场为主体、政府支持参与的融合模式;促进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导向机制;整合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区域间交流合作;健全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保持山西省本土特色、注重创新等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124;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兵;周晓倩;;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态势测度与评价[J];经济地理;2015年11期

2 李凌雁;翁钢民;;我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年06期

3 华萍;;提升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度对策研究——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J];对外经贸;2015年06期

4 史建强;赵俊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互动研究[J];经济问题;2014年04期

5 梁君;陈显军;杨霞;;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度实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6 张二妮;王长寿;;陕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关联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7 周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江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8 邵琪伟;;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J];行政管理改革;2013年07期

9 朱海英;;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藕合发展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侯兵;黄震方;陈肖静;范楚晗;;文化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认知分异——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旅游学刊;201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时显力;;旅游城市群支撑体系研究——关联密切的泛旅游产业集群[N];中国旅游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斐娟;文化资源价值视角下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年

2 魏利静;文化产业视域下的山西旅游产业综合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鲁明月;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4 徐婕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91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91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b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