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沙坡头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06:53
【摘要】:沙坡头景区以其沙水组合资源的垄断性和闻名于世的治沙成果,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沙漠型景区,每年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但近年来沙坡头景区严重超载的游客量、热门项目集中和不合理的开发,对沙漠环境的影响已由主要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衍生到对区域经济、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冲击,进而造成了旅游安全风险的剧增,威胁到沙漠旅游者的旅游安全和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本文以沙坡头景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旅游安全风险。首先,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关于旅游安全、旅游风险和沙漠旅游研究文献和背景的基础上,提炼出研究沙坡头景区旅游安全风险的必要性,并明确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从旅游要素、旅游安全事故的成因和旅游安全事故的性质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沙坡头景区旅游安全风险的类型,并分析沙坡头景区旅游安全风险的特殊性和理论基础。其次,应用自然灾害理论事故因果连锁模型和旅游安全事故因果连锁分析模型,结合沙坡头景区实际情况,进行沙坡头景区旅游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分析,主要是由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进一步分析沙坡头景区旅游安全风险源和风险受体,识别和分析其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影响因素。再次,借鉴生态安全风险评价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方法,提出沙坡头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的方法,即运用遥感和ArcGis确定研究区,并划分旅游安全风险小区;构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权重;构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明确具体指标的计算方法和量化标准;采用克里格插值法在ArcGis中绘制沙坡头景区旅游安全风险分布图;将沙坡头景区旅游安全风险划分为5级,即最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低风险区和最低风险区,实现评价结果空间化和可视化。最后,结合沙坡头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方法,沙坡头景区从2011——2016年旅游安全风险整体上逐渐降低,大部分区域为旅游安全风险较低风险区,存在两个旅游安全风险最高风险区,即沙漠区以沙漠动感地带、沙漠酒店和大漠驼场为主的中心,黄河区以滑沙、飞索、黄河漂流为主的中心,其他等级风险区整体上沿两个高值中心呈现远距离递减分布;2016年沙坡头景区整体上旅游安全风险处于较低风险区。并根据具体评价结果,分别对不同的风险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图文】:

框架图,旅游系统,框架


构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N.leiter提出旅游系统框架,强调系统中的每个单元通过内部要素逡逑的相互作用联接为统一整体,并构建旅游系统概念模型,其组成要素包括客源产生地、旅游目逡逑的地和旅游交通系统,该模型可以更为简洁的解释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图2-1)Gunn、逡逑Mill、Morrison三人分别对旅游系统模型进行了研究,故把他们放在一起分析,他们模型中各逡逑个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探讨了人和信息的空间流动是旅游系统的主要表现形式,空间流逡逑动主要靠交通来实现【M9】;吴必虎分析了游憩系统,强调了支持的重要性,尤其着重论述了像中逡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政府主导在旅游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121叱逡逑K邋_邋^逡逑厂逦出行的旅游者y逡逑[客源旅游\逡逑、产生地目的地yl逡逑返回的旅游者逦」逡逑^旅游环境:人3^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政治、法律^逡逑图2-1旅游系统框架逡逑Fig.2-1邋Tourism邋system邋frame逡逑沙坡头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其本身就涉及多个旅游系统要素,且这些旅游要素贯穿整逡逑个旅游活动的始终,属于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安全风险源、风险受体都与旅游者、逡逑景区、旅游通道等要素密切相关,因而将旅游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可以更加科学的分析存在的逡逑旅游安全风险问题

形成机制,自然灾害,旅游安全


第二章理论基础和研究区概况逡逑灾害风险是由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组成张继权提出旅游安全风险度是危险性、脆弱性、逡逑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乘积(图2-2)邋P1%史培军则指出自然灾害风险受到致灾因子、孕灾逡逑环境和承灾体三者的影响1—1;研宄方法主要有概率统计、模糊数学、信息扩散理论、灰色系统、逡逑人工神经网络、空间信息技术和加权综合评价。逡逑(逦X.逦、逡逑危险性逦暴露性逡逑\邋A邋/逡逑I??%逡逑一邋\逡逑,防灾减灾逡逑脆弱性,逦能力,逡逑图2-2张继权自然灾害形成机制逡逑Fig.2-2邋Natural邋disaster邋formation邋mechanism邋of邋Zhang邋jiquan逡逑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的形成机制,为本文沙坡头景区旅游安全风险形成机制提供了研宄思路逡逑和突破口,,能够较为科学的对问题展开研究;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研宄方法,能够从定性和定逡逑量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分析,并通过“3S邋“技术实现研宄结果的空间化,沙坡头景区旅游安全逡逑风险具体指标的测评方法,就是参考相关的研宄方法,实现研宄的定量化和空间化。逡逑2.2.3事故因果连锁论逡逑事故因果连锁轮是海因里希于1936年提出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永广;;目的地旅游安全自组织运行机理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11期

2 李静;Philip L.PEARCE;吴必虎;Alastair M.MORRISON;;雾霾对来京旅游者风险感知及旅游体验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外旅游者对比研究[J];旅游学刊;2015年10期

3 郑莎;;智慧旅游视角下的旅游安全问题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4 冯珍;闫宣任;;文化遗产旅游风险认知分析——以平遥古城为例[J];经济问题;2015年08期

5 吴巧红;;老年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旅游学刊;2015年08期

6 沈阳;谢朝武;;内地游客赴港澳旅游安全事件时空分布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07期

7 胡卫伟;;基于斜坡球体理论的旅游安全下滑力研究[J];旅游研究;2015年03期

8 郑向敏;;2014-2015年中国旅游安全形势回顾与展望[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9 吴宝清;吴晋峰;刘佳;吴玉娟;;基于网络文本的巴丹吉林沙漠旅游者偏好研究[J];中国沙漠;2015年04期

10 李陇堂;薛晨浩;张至楠;;沙漠型景区游步道沿线生态环境对踩踏干扰的响应[J];中国沙漠;201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李东梅;张贺;;宁夏出台“十三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N];宁夏日报;2017年

2 白四座;;旅游安全风险管理探析(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白四座;;旅游安全风险管理探析(中)[N];中国旅游报;2007年

4 白四座;;旅游安全风险管理探析(上)[N];中国旅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邹永广;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董瑞杰;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魏宝祥;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与文化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4 胡文艺;基于空间探测方法的珠峰景区旅游安全预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周丽君;山地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尹郑刚;沙漠旅游主客体系统及景区竞争优势:典型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高玲;旅游安全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8 万幼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阳;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的比较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2 王德志;海螺沟山地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杏;基于拥挤视角下的旅游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小月;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区域旅游风险评价[D];三峡大学;2016年

5 张至楠;旅游对沙漠型旅游景区沙坡形态影响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6 杨莲莲;宁夏沙坡头景区体验项目承载力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7 徐之雄;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游客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8 薛晨浩;旅游活动对沙漠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9 叶宜好;沙漠旅游景区价值评估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朴草娥;来华韩国游客旅游安全与国家形象感知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10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10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b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