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四川省生态旅游区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构建

发布时间:2020-04-12 04:00
【摘要】:近年来生态旅游在我国获得长足发展,虽然生态旅游具有带来积极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潜力,但是如果实施不当,将和大众旅游一样具有破坏性。四川省具有数量巨大、类型齐全、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目前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把握不到位,旅游区建设滞后,管理和服务比较粗放,生态旅游泛化等问题日趋凸显,对四川生态旅游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建立一种符合四川省生态旅游发展情况的生态旅游区评价标准,对开展生态旅游的景区景点进行检验评价,可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引导生态旅游区建设,规范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行为和生态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促进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进而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研究系统总结了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明确了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的四大内涵,剖析了目前国内外生态旅游评价标准的特点和局限,提出了国内生态旅游评价发展方向,即制定和实施本土生态旅游评价体系。 从生态旅游内涵出发,构建生态旅游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采用“总目标层-子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框架,由生态旅游资源、设施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教育、社区发展四个子目标层构成,下设9个准则层,为资源禀赋、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条件、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社区居民、社区参与,总共43个指标。 在生态旅游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生态旅游区评估模型,最终将旅游区划分为四个等级。在权重排序中,生态旅游资源、设施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教育、社区发展四个子目标权重分别为0.4740、0.2362、0.1948、0.0950,生态旅游资源的权重最大,这和生态旅游首先强调以自然为基础的内涵相一致,对具优质自然资源的生态旅游区有鼓励与保护作用。旅游区划分为四个等级,包括非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区合格等级、生态旅游区良好等级和生态旅游区优秀等级。 采用构建的四川省生态旅游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对四川省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案例研究,评价得分为0.7422,属于生态旅游区合格等级。评价结果与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情况相符,得到了评估专家和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者的认可,说明生态旅游区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具有较好的操作性。针对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五条建议,即: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培育;加强基础和服务设施生态化建设;日常管理科学化;提高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大力发展环境教育;推动社区与生态旅游区互动。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820;F59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海军;杨威;;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2624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24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4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