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的生产与重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15:42
【摘要】:新时代新形势,旅游目的地面临着纷繁复杂的不稳定因素的威胁与挑战,旅游风险不断增加,各类旅游安全问题频发且见诸报端。如何营造和建构一个满足大众游客体验需求的旅游安全空间,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要求。那么,旅游安全空间是什么,由哪些要素构成,旅游安全空间生产主体包括哪些,他们对旅游安全空间的生产起何作用,以及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如何进行空间重构。上述研究问题是目的地建构旅游安全空间迫切需要回应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为了更好地深入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以“空间生产理论”、“资本三级循环理论”和“生产要素理论”为基础,以阳朔西街为案例地,运用案例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对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过程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剖析和阐释,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旅游安全空间是指一种具有稳定物质基础、和谐社会环境以及舒适安全体验的综合载体,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三大特征,主要包含旅游物理安全空间、旅游社会安全空间和旅游心理安全空间三大类形态;(2)旅游安全空间生产是多元主体作用的过程,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本地居民、志愿者组织、旅游从业者、媒体和游客等七类生产主体在各类旅游安全空间的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3)人力、资本、权力、土地、技术、利益、文化等七类动力要素通过不同的路径作用于各类旅游安全空间的生产过程,形成各类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4)随着旅游活动类型的多元化,旅游业态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还存在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营造和提供一个旅游安全空间,本文结合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动力机制,针对性地提出旅游安全空间的重构路径。本文立足于空间生产的理论视角,打破主观与客观旅游安全空间研究二元分离的局面。将主客观视角进行结合,丰富旅游安全空间的研究视角,拓宽旅游安全空间的研究内容。
【图文】:

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的生产与重构研究


知乎上网友的住宿安全问答资料来源:知乎

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的生产与重构研究


阳朔西街的社会治安管理与巡逻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逯百慧;王红扬;冯建喜;;哈维“资本三级循环”理论视角下的大都市近郊区乡村转型——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12期

2 韦俊峰;吴忠军;;“隐性介体”视野下的旅游地空间生产与形象建构话语——以龙胜金坑大寨红瑶梯田为例[J];人文地理;2015年06期

3 周尚意;吴莉萍;张瑞红;;浅析节事活动与地方文化空间生产的关系——以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节事活动为例[J];地理研究;2015年10期

4 胡宪洋;白凯;;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建构[J];地理学报;2015年10期

5 张丽君;;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小城镇特色空间重构——以汉源县九襄镇石牌坊街区空间设计为例[J];农村经济;2015年09期

6 蔡宁伟;于慧萍;张丽华;;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在案例研究中的应用[J];管理学刊;2015年04期

7 沈阳;谢朝武;;内地游客赴港澳旅游安全事件时空分布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07期

8 孙根紧;郭凌;;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空间生产——基于都江堰放水节的景观生产路径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6期

9 黄剑锋;陆林;;旅游业“新常态”:空间生产与空间重构的新动力[J];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10 郭环;李世杰;周春山;;广州民间金融街空间生产动力机制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5年02期



本文编号:2640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40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4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