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西藏旅游者的场景记忆与意象建构

发布时间:2020-05-03 19:43
【摘要】:记忆是衡量目的地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把手,更是认识旅游者关于目的地意象建构的一个重要工具。与心理学记忆研究对象主要为无意义音节不同,旅游者的记忆则多以场景为依托,西藏因其稳定的旅游形象及其多样的旅游场景成为本文的调研目的地。本文的研究目的分为两部分:首先梳理旅游者记忆范畴下的一般性的概念并加以讨论,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者如何回忆旅游中的场景,在各回忆方式中、信息的储存与唤起等阶段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在历时性的回忆过程中,记忆刺点与偏差的产生及影响因素等问题,方法是相关资料的分析与思辨相结合;第二部分欲说明对旅游者记忆内容分析所能够对接的一个研究方向,即目的地意象建构的内容及过程。这一部分的结论关涉具体的目的地,应用性强。综合上面两个部分的研究问题,以西藏为案例地,就是想要探讨旅游者如何记忆西藏的场景,又都记住了什么?为解答以上两个问题,本文采用一手与二手相结合的资料收集方式。在资料分析部分,第一部分对资料中相关主题中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形成一个分类资料库,提取出各种回忆方式,并结合思辨对刺点概念与偏差问题进行解释;第二部分利用情境分析对三类资料提取元素及附着特征并进行归类,解释神圣性与神秘性意象的组成内容,并利用类属分析对比短期与长期记忆类型的资料,以解释不同阶段意象建构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变化。在第一部分,最终共归结出5种明显相区分的回忆方式,其中具身模拟的回忆方式关涉旅游中身体感官刺激的内容,在回忆时通过感官的唤起重现场景;身体模仿的记忆方式关涉旅游中他人的行为、动作、姿态等内容,在回忆时通过自我审视行为习惯改变的唤起重现当时的旅游场景;情感赋彩关涉旅游中标志性的景点、元素、符号等内容,在回忆时通过自己主动回忆或元素符号的再现唤起重现该场景;刺点唤起关涉旅游场景中的具体元素及其呈现状态,在回忆时因场景回忆需要或元素再现唤起重现该场景;工具唤起关涉视觉景象或意义类文字,在回忆时作为提示工具使旅游者重构该场景。除此外,本文还在接下来的部分讨论了记忆刺点与记忆偏差的问题。记忆刺点对整个旅途记忆具有覆盖作用,场景记忆刺点因其建构性而难以归结,并因其情境依赖性而不能抽离;在偏差的产生过程中,作为第二系统的语言文学照片产生遮蔽性与建构性,二者都来自于时间的作用。交互记忆的干扰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影响。在第一部分的最后,做出了相关概念间的关系图示从而更清晰的表示了本章的框架。在第二部分的分析中,本文得出西藏的神圣性与神秘感的建构在四类旅游场景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在文中分别进行了分析及解释,总结来看,神秘感与神圣感来源于场景中元素的距离感(物理与心理)、差异感(地理差异和习惯差异)、纯粹感(颜色的纯粹与藏民心灵的纯粹)、不可进入感(语言与禁忌)、压抑感与紧张感(宗教禁忌与仪式仪轨)、困惑不解感(宗教知识与藏民生活信仰)。通过比较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内容的不同,发现短期记忆意向的建构中烘托元素比重大、多采用局内人的视角描述、变化元素受重视、感官感受突出,与之相对,长期记忆意象建构中主体元素比重突出、“局外人”视角、趋向稳定状态记忆、多名称记忆。最后进行了扩展讨论,话题包括遗忘的再出场、游客记忆的社会影响,并提出了本文在情境分析方法的使用与时间的限制两方面的局限性。
【图文】:

一般模型,文献综述,感觉登记,短时记忆


2文献综述逡逑文献综述逡逑.1心理学中记忆的基础性研究逡逑1.1记忆的一般模型逡逑认知心理学中对记忆的研宄已有一大部分为人所公认的理论。其中包括阿逡逑金森和谢弗林在1968年提出的记忆的一般模型。他们指出记忆包括三个阶逡逑:感觉登记、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经历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检索。具体过逡逑如下图所示:逡逑

框架图,建构过程,心理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


记忆的建构过程及分析框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丹平;西藏旅游者的场景记忆与意象建构[D];东北财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8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48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3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