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乡村旅游体验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1:03
【摘要】:当今,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已成为目前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休闲与体验经济的发展浪潮下,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观光旅游,融入体验的旅游备受重视正逐渐成为旅游产品内容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以南京乡村旅游为依据,首先总结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理论与体验理论。在对以上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条件,即通过SWOT分析法对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进行了评价。 第二,对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其中从市场供给角度分析了南京乡村旅游产品类型、景点产品类型、景点分布状况、旅游设施现状与经营主体结构;从市场需求角度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南京乡村旅游发展中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旅游者的出游情况、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感知认识、旅游者对南京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等。 第三,就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市场供需状况分析了目前南京乡村旅游在产品体系、基础设施、市场营销、经营主体、政府职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最后,根据乡村旅游特点属性的分析得出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开发才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体验理论的支持下,就南京乡村旅游发展为出发点,提出针对南京乡村旅游体验化发展的举措:基于体验化的乡村旅游体验主题(资源整合)的确立,在体验主题的框架下提出体验化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与基于体验氛围的南京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改进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手段与保障措施,总体上来讲本研究主要从体验理论与乡村旅游规划理论角度来促进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
【图文】:
探寻未知世界的心理倾向非常愿意在一些熟悉的地方获的体验感受——缺乏旅游的动寻求在熟悉的旅游环境中放松身心——前往大众性旅游目的地对任何地点和活动都缺乏兴趣——惰性很强图 2.3 艾泽欧—阿荷拉模型(1982)[64]Fig. 2.3 The model of Iso-Ahola力的基础上,,旅游者开始有了旅游的需求,由马斯洛的需需求、爱与隶属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大类可以发现人的需求逐次升级,当需求的出现导致其身的需求时,旅游者需要出行的动机便产生了,当其动机在件允许下,其旅游行动便会产生。从旅游动力模型的四个对旅游的影响比较遥远且难以度量,而旅游动机则不同,他时性。实现途径
- 22 -图 3.1 南京主要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分布现状3.1 The distribution of nature resource and culture resource in Na数量根据南京市旅游园林局 2009 年各区县的文物保护单位统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发展的优势与机遇条件苏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六朝古都、中国历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农业方面,这里位于中国历来,河湖苇荡的自然条件,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业结构全面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开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农耕文化基础,文物古迹、历史遗存艺为乡村旅游增加了文化内涵,极大地提升了其资源客源腹地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92.7
本文编号:2664213
【图文】:
探寻未知世界的心理倾向非常愿意在一些熟悉的地方获的体验感受——缺乏旅游的动寻求在熟悉的旅游环境中放松身心——前往大众性旅游目的地对任何地点和活动都缺乏兴趣——惰性很强图 2.3 艾泽欧—阿荷拉模型(1982)[64]Fig. 2.3 The model of Iso-Ahola力的基础上,,旅游者开始有了旅游的需求,由马斯洛的需需求、爱与隶属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大类可以发现人的需求逐次升级,当需求的出现导致其身的需求时,旅游者需要出行的动机便产生了,当其动机在件允许下,其旅游行动便会产生。从旅游动力模型的四个对旅游的影响比较遥远且难以度量,而旅游动机则不同,他时性。实现途径
- 22 -图 3.1 南京主要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分布现状3.1 The distribution of nature resource and culture resource in Na数量根据南京市旅游园林局 2009 年各区县的文物保护单位统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发展的优势与机遇条件苏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六朝古都、中国历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农业方面,这里位于中国历来,河湖苇荡的自然条件,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业结构全面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开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农耕文化基础,文物古迹、历史遗存艺为乡村旅游增加了文化内涵,极大地提升了其资源客源腹地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9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惠梓航;姜卫兵;魏家星;韩健;翁忙玲;;南京市旅游农业项目调研及优化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2664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6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