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论柴烧的过程美

发布时间:2020-06-15 10:35
【摘要】:柴烧在几千年的陶瓷生产制作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审美认知的角度对陶艺柴烧的过程美进行论证。陶艺柴烧的过程审美主要源自解读柴烧媒介、体验烧造过程、感悟柴烧结果三个方面:第一、柴烧所涉及到的柴、水、泥、火、釉都是人类史上最为重要的造物媒介,与中国传统五行说中的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在生命意味上有着不谋而合的对应关系。柴窑本身的结构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也是人与自然、神灵进行对话的桥梁;第二、柴烧的过程因柴火的作用而问离了人与物的直接关系,使人在烧造过程中失去了绝对的主控性,柴火在成就美丽的同时也在物化艺术家的心智。现代柴烧的过程因陶艺家的直接操作,使得过程具有叙事的功能并变得富有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与行为艺术有着同构性;第三、由于当代文化中强调的人格的独立性和存在感,柴烧的媒介、工艺特征使陶艺家及作品的个性特征都以得附着并呈现,从而为陶艺家建立起自由的精神家园,为心灵提供了归宿。 本文说明柴烧方式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独特价值,强调柴烧的过程之于现代陶艺审美的重要意义,以期能拓宽现代陶艺的表现语言、完善现代陶艺的理论体系,更希望对现代陶艺创作者和理论研究者有所裨益。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527
【图文】:

论柴烧的过程美


陶泥

金相,色彩,人类,生命意义


是生命意义得以升华的物质载体。泥的浓稠、混沌、不透气等心理感应,然而它的可塑定的泥在塑出坯体之后,通过火的洗礼可以质朴浑厚和瓷的玉润剔透之中,火的能量升,将人类的思绪引入周而复始的生死轮回的也是土的一种,泥与釉是土的两种形态,前种金属元素而与五行中的金相契合。釉基本,之后又因水的参与而生成可以附之于坯体后形态,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工艺、烧成气氛的差异,均会使釉的色彩产釉,由于调配的批次和产地不同,也会有不天极为丰富的陶瓷釉料为陶艺创作的带来了显现出来的色彩由内而外散发出来,使每一冰冷、威胁或安全、破除或禁锢、神圣庄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崇东;;探寻中国现代陶艺的突围之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05期

2 李岱玫;;浅析中国现代陶艺[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05期

3 娄宇;;别样的湖北当代陶艺——《艺术·家—2010当代陶瓷器物展》评述[J];中国陶艺家;2011年01期

4 刘长文;;从传统中走来的中国现代陶艺[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5 涂文静;;浅谈校园环境中的环境陶艺[J];陶瓷研究;2011年02期

6 郭婷;;“把玩”现代陶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7 陈国亮;;陶瓷艺术发展面面观[J];景德镇陶瓷;2011年03期

8 何洁;;再生与回归——写在远宏陶艺作品展之际[J];中国陶艺家;2011年01期

9 何芹;刘爽;李新青;;现代陶艺创作中传统吉祥图案的应用价值[J];美术大观;2011年06期

10 李伶美;;韩国生活陶艺的现状——以围绕大学的手工艺术瓷为中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雪玲;;论民间美术和现代陶艺的契合[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郝建英;唐巧虬;;从绞胎陶艺看当代“和文化”[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宁钢;;现代陶艺观念和语言的创新[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杨英才;;陶艺的物质性[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健捷;;重新审视作为设计基础的陶艺课[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景辉;施琪;;浅论现代陶艺的造型特征[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洪运;;现代陶艺装饰中的形式美法则[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8 张驷;;论技术创新对陶艺创新的促进作用[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建国;;意境欲开 心花竞吐——试论陶艺的意境表现[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程红璞;徐玉玲;;开拓生活陶艺的现实意义[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臻青;现代陶艺让泥土“说话”[N];辽宁日报;2002年

2 白明;关注现代陶艺[N];北京日报;2001年

3 吴忠;现代陶艺再生之浅见[N];美术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王晓阳邋实习生 方娟;从果园中的博物馆走向现代陶艺之都[N];陕西日报;2007年

5 白明;现代陶艺走出深闺[N];北京日报;2001年

6 卢萌邋王晓阳;第43届国际陶艺学会大会圆满落幕[N];陕西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乔雯;东亚现代陶艺小心在边缘化中走失[N];消费日报;2004年

8 驻陕西记者 李琥;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澳新馆开馆仪式举行[N];中国建材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周骁 陈丽 周娟;中外陶艺家的陶都情[N];宜兴日报;2005年

10 时报记者 王韶冉;德化加强国际陶艺交流[N];福建工商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雄飞;传承与超越[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祥;论柴烧的过程美[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2 王倩影;现代陶艺走向公共空间[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3 张凌云;公共环境中的现代陶艺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年

4 周腾;彼得·沃克思的陶盘艺术风格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5 李孟悦;传统与现代陶艺的共存现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

6 解振宇;平凡中见神奇[D];青岛大学;2012年

7 胡敏;介入与融合[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8 仲崇粉;环境景观设计中现代陶艺的艺术特性与运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石瑞斋;现代陶艺与后现代陶艺比较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10 吕敬煌;对现代陶艺“语言形式”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714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14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1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