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业不仅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也是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这种不断增加的人类主动干预自然环境的自主性,引起环境资源的迅速退化。2007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气候变化与旅游大会上,一份名为《气候变化和旅游事业: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的官方报告指出,在2006年,由于旅游的交通运输、住宿及其他相关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C02)排放占总排放量的4%~6%。如果不采取环保措施,在未来的30年内,二氧化碳(C02)的排放将增加1.5倍,气候变化对旅游部门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要解决气候变化和旅游双向的负面影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政策。但是,在制定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时,必须切实找到旅游业影响气候变化的关键问题或环节,以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或策略。 首先,本文在对气候变化、旅游、碳排放、低碳经济、碳足迹等关键词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认为旅游是游客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客源地过程中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境相互衔接、相互交叉,共同影响来完成的一个过程,也是适合于基于产品或服务从“摇篮”到“坟墓”的供应链全程评价体系进行研究。 然后,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旅游业的产业特性,提出旅游碳足迹包括旅游产业碳足迹、旅游者碳足迹和旅游经济碳足迹三个概念。根据服务认定、消费溯源、边界明确、区域共担、产业特定和可操作性等6项原则,结合对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中国的碳足迹计算模型因子参数值分析,确定了旅游碳足迹计算因子参数值。 其次,以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的所在地张家界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张家界市旅游旅游局、武陵源区旅游局、永定区旅游局和慈利县旅游局共10名主管领导访谈,对65家张家界旅行社(其中国际社18家,国内社47),30家张家界旅游酒店企业和10家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企业的管理者共计100人次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另外通过随即抽样方式访谈与调查游客1200人,了解张家界旅游业的主要能源消耗情况。 再次,根据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结合旅游碳足迹计算原则,计算得出2008年张家界旅游碳足迹总量为6 685 816.16kg,约为6686吨。其中旅游交通碳足迹为2597 673.46kg,占38.85%,旅游景区运营碳足迹为392 725.85kg,占5.87%,旅游餐饮碳足迹为1 144 316.33kg,占17.12%,旅游住宿碳足迹为1 597 006.44kg,占23.89%,旅游娱乐碳足迹为716 808.29kg,占10.72%,旅游购物碳足迹为237 285.79kg,占3.55%。另外,根据旅游目的地区域共担原则,张家界承担的客源地与目的地连接交通的碳足迹量为2 106 551.83kg,芙蓉镇为180 339.90kg,长沙为676 274.61kg,凤凰为1 082 039.38kg,韶山为405 764.77kg,桂林为45 084.97 kg,武汉为225 424.87 kg,衡山为90 169.95 kg,常德为45 084.97 kg,怀化为45 084.97kg,吉首为45 084.97kg,北京为45 084.97kg,上海为45 084.97kg,柳州为90 169.95kg,天津为90 169.95kg,神农架为45 084.97kg,宜昌为45 084.97kg,凯里为45 084.97kg。 最后,根据前文对张家界旅游碳足迹的空间与时间分析,提出使用清洁能源佳通,减少张家界区域内部交通碳足迹;设立能源强度目标,强化张家界为核心的区域旅游合作;适度发展自驾车旅游,鼓励采用低碳旅游出行工具;尽快编制旅游卫星账户,采用多种方法分析旅游碳足迹;充分利用现有酒店设施,推进旅游景区、酒店业节能减排;倡导游客绿色健康体验,规范游客旅游行为;深化旅游产业能耗认识,树立低碳旅游发展观念;制定低碳旅游政策,促进张家界低碳经济发展等策略来促进张家界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7;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2 翁端,余晓军;关于环境材料的一些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0年11期
3 顾朝林;谭纵波;刘宛;于涛方;韩青;刘合林;戴亦欣;刘志林;郑思齐;;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3期
4 张雷;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年04期
5 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6 孟德凯;;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7年09期
7 普雷斯科特;;低碳经济遏制全球变暖——英国在行动[J];环境保护;2007年11期
8 姬振海;;低碳经济与清洁发展机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mobile phone housing[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4年01期
10 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金华;秦耀辰;;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与启示[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瑞林;[N];中国环境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钱杰;大都市碳源碳汇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长彬;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716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1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