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探究中国历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

发布时间:2020-06-19 10:47
【摘要】: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文化与经济都在经受全球化的考验,是完全蜕变还是有选择性的保留,是今天文化面对的艰难选择。 婚礼服文化的发展也徘徊在十字路口,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婚礼服文化在近现代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传统婚礼服的服饰特色与现代文明的差距增大,逐渐由“身穿凤冠霞帔,坐着八抬大轿”转变成了教堂、婚纱、跑车、钻戒,简洁时尚的西式婚纱在中国大行其道,成为现代婚礼服的主流,这样的变化让人感叹中国式婚礼服的渐行渐远。 面对现在中国婚礼服的现况,我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如何保护和发扬中国的传统婚礼服,这是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必须也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环顾我们的四邻: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对传统婚礼服的保护很好,不仅成为本国婚礼的主流,还作为一种文化在全球广为传播,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为此我们呼吁要研究传统婚礼服的文化特色与民族元素,结合现代设计手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现实需要的传统婚礼服的复兴之路。由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对于如何展现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色,怎样适应现代婚礼需要并为民众喜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方面:分析和理清中国婚礼服发展变化的脉络。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的婚服特色及婚俗特点,因为朝代的更替,每朝每代的婚俗与婚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尤其在民国以后,中国婚礼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婚服文化与样式都与民国前有很大差异;现代的婚礼服又呈现了不同以往的景象,通过这样的脉络让我们看清楚中国婚礼服的发展过程,以此来分析形成和演变的原因。 第二方面:解析中国历代婚礼服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主要从政治环境、经济生活、宗教信仰、民族、民风、民俗、地域环境、生产活动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分析中国婚礼服形成和演变的外在因素,总结中国传统婚礼服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第三方面:从中国婚礼服演变发展的内在因素上分析,这主要体现在文化上。中国自古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文情怀,在这样的文化思想熏陶下,中国服饰“宽袍大袖”的款式特点就不足为奇了。中国人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结合,这样的情怀造就了中国式婚礼服的超然脱俗。从中我们探讨中国传统婚礼服的文化底蕴,总结中国式婚礼服的文化特色,据此来挖掘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 第四方面:主要探究中国历代婚礼服上的民族元素。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同样也具有了独特的民族元素,这些民族元素在后来的发展中成为能够代表中国的符号,什么样的民族元素最能代表中国特色,这是通过分析其文化内涵来确定的。 第五方面:倡导婚礼服上有代表性的民族元素,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现代婚礼服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需要,创新和激活这些传统民族元素,使之焕发现代魅力,结合现代婚服的设计理念,创造出能代表中国现代人文精神的婚礼服,最后成为既能代表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又能得到民众喜爱并广为流行的婚礼服。 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分析总结,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传统婚礼服的魅力并将之发扬光大,以此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的民族婚礼服文化和人文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523.5
【图文】:

新娘


赤多黑少的颜色,较冕冠次一等,一般配玄衣藕裳,不加章彩;上衣交领大袖,玄端的衣袂(Inei,袖子)和衣长都是二尺二寸,整幅整裁,显示端正稳重;白绢单衣穿在里面:镖色的下裳,黑色的裙边:腰间束带,腰带之下垂着镖色“蔽膝”(尺寸为上广一尺,下展三尺,长三尺),以显示贵者的尊严:下穿赤色的“易”,就是古代鞋的一种,“易”是丝绸做面,双层木底,不畏泥湿。“玄端礼服”是从天子到士大夫都可以穿着的服饰。新娘在正婚礼的时候穿“玄色纯衣瘾裨礼服”(见图2),就是黑色的纯衣,浅红色的缘边,没有纹样,显其庄严;头上戴“次”(宽二尺二,长三尺,古代二尺二约50厘米,古代头饰的一种),用六尺布帛包住发髻,再插发筹,有一尺二长的筹。拜见公婆时则穿宵衣(黑色的丝服,古代妇女助祭时所穿),发饰有耀(1约、笋(ji)、次。周代婚礼服的面料多为丝、麻、葛,纺织工艺主要是织、染、绣。《史记.五帝本经》中记载:“黄帝之妃螺祖,养蚕制丝,以作裳”,可见当时己经将丝应用到了服饰之中。贵族的婚服以丝为主要的面料,士庶平民的婚服面料则主要以麻、葛为主。周制婚服的玄膊服色在婚服史上独具特色,采用交领大袖的服制,对后世婚服也有深远的影响。

探究中国历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


爵弃玄端纯衣镖裨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武婷婷;;辽、宋、夏、金婚礼服饰及其礼俗内涵研究综述[J];黑龙江史志;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2720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20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a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