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赣南地区客家服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0:42
【摘要】:赣南位于江西南部,主要行政区域为赣州地区的两市十六县,这一地区是国内客家人口的主要聚集区,其服饰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服饰作为一种符号承载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审美意识,反映一个民族独有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情感和艺术特色。研究赣南地区的服饰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客家民系的文化、精神和性格特征。同时对于拯救客家文物、保护和宣扬客家文化,甚至开展客家风情旅游和开发工艺产品都有着积极影响。 本文将根据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对赣南地区的客家服饰的风格,美学特征,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服饰部分包括男子服饰、女子服饰、儿童服饰、婚丧礼服。客家男子服饰由于和一般汉族男子服饰差异较小,本文只对男子上衣、下装、足服,即对襟短衫、马褂、背心,大裆裤、长袍,草鞋、木屐进行分析。客家女子服饰与其她汉族女子服饰相差较大,尤其是首服、足服及饰品部分甚为丰富,文中泼墨较多。儿童服饰中的童帽是赣南地区比较独特和经典的一个种类,笔者对其种类、造型、结构、装饰工艺、社会功能、纹样寓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婚丧礼服部分介绍了赣南地区独有的人文环境和习俗风情,结合传统婚丧礼仪及风俗习惯,有利于加深对该地区婚丧礼服的理解。第三章主要讲述了服饰制作的三大工艺——织带、刺绣、镶银技术。第四章从客家服饰与中原服饰关系、畲族服饰关系总结出该地区的服饰特点,并从美学角度论证客家服饰具有对称统一、韵律和谐、对比突出的美学特征。本文第五章详细论述了赣南客家服饰传承了我国传统的吉祥文化内涵、包含了强烈的宗族意识。 研究民族文化时必须结合该地区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赣南地区的客家服饰在受到客家先民历史迁徙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与古代中原服饰形制相似的特点,即保持了传统的大襟、右衽,同时在其它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下,女子佩饰、发式以及服饰制作工艺表现出多姿多彩的别样风情。赣南地区的客家服饰还受到传统吉祥文化和客家宗族制度的影响,其服饰采用了大量祈福避邪、功名利禄、健康长寿、美满如意等吉祥纹样;在宗族意识的影响下,客家人长期保持了“衫裤”的服饰形制,并将其上升到了族群认同的标志层面,拒绝并排斥外来服饰。赣南地区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地方服饰是受自然环境、民族迁徙、民间信仰、少数民族杂居、文化特征等各个因素的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523.5
【图文】:

赣南地区客家服饰研究


对襟短衫

马褂


马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田辉龙,刘勇勤,吴岚;客家服饰装饰符号的艺术特征[J];包装工程;2005年04期

3 甘应进;陈东生;刘运娟;;客家妇女的配饰艺术[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王建刚;刘运娟;甘应进;陈东生;;客家服饰与色彩浅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陈元双;;对弘扬客家文化的思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林晓平;赣南客家宗族制度的形成与特色[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肖承光,刘勇勤;客家服色中的蓝色情结[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邹春生,朱钦胜;自然环境与客家人文特质的形成——以赣南自然灾害研究为中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林晓平;客家祠堂与客家文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10 吴永章;客家文化二元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微;古代汉族女性服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华伟;一个客家村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变迁[D];福州大学;2003年

2 王晨;黄氏宗族客家住屋型制与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林皎皎;客家聚居建筑及其室内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4 陈金怡;客家服饰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5 岳精柱;清代巴山移民土著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龚任界;霞浦畲族服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薛梅;明代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叶莉;彝族服饰审美意识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0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30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c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