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后现代旅游观视野下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03:10
【摘要】:中国温泉旅游从起步至今,二十余年的时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从一定层面上说,一种温泉生活方式已经萌芽。温泉旅游对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社区自然与社会环境等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植根于工业文明的温泉旅游日益趋向于秩序化、程式化和商业化,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和产品雷同化的现象日趋严重。目前,国内外学者较少涉及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本文以后现代主义为切入点,在对现代旅游弊端的深刻批判、反省的基础上,提出了后现代旅游观,探讨在其影响下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选择符合温泉旅游地实际情况的开发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学术史、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特色和创新点等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是对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旅游观的尝试探讨;第三部分主要对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的演变过程的阐述;第四部分是对后现代旅游观下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的论述;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及后续问题讨论。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7
【图文】:

温泉旅游,阶段划分,开发利用,温泉


大规模开发利用温泉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目前我国温泉旅游的发展己经到了第四代,第五代温泉旅游即后现代阶段温泉旅游是未来温泉旅游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图3一1):1“八大温泉”指广东从化温泉、贵州息烽温泉、陕西华清池温泉、南京汤山温泉、云南安宁温泉、江西庐山温泉、海南蓝洋温泉、安徽黄山温泉.

露天,日本,不受约束,意义


形式特性的意义—天然去雕饰,我们可以理解成为环境风格;表现心理特性的意义—不受约束,是我们产品设计的目的。因此,野浴的“浴”的是身体的放松,“野”的是心灵的不受约束(图4一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苇文;;住青年旅馆的“背包客”[J];涉世之初;2002年05期

2 陈琴;;三峡库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3 姜学青;;科学保护开发古村落古民居[J];当代江西;2011年07期

4 邹开敏;;从旅游动机出发探讨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7期

5 李Pr;海米提·依米提;李晓东;;基于社区参与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能力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6 蔡礼彬;余登魁;;中国三大寻根旅游区区域整合研究[J];旅游论坛;2011年03期

7 董晓青;;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对策与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李天翼;;镇山村“家庭主导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成因分析(英文)[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1年03期

9 冯展文;薛熙明;;国内古村镇旅游案例研究进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0 刘宜晋;;乡村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调整初探——以蔡阳村生态旅游开发为例[J];大舞台;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炜;;国内外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综述[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悦铮;杨新宇;黄丹;;群岛旅游开发的吉美模式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刘丽娜;余士军;;孔子与旅游[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陈耀;;“旅游境区”研究——以海南旅游创新发展的探索为例[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5 相娜;;探索古镇保护与开发之路——以瑷珲古镇保护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郑锋;符新;;浅析谢灵运的旅游思想及其山水诗的地理显象[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7 谢占宇;郝鸥;张勇;;沈阳少数民族县镇“大旅游格局”产业可循环机制的培育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玉树;;西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探讨——以丽江为例[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9 胡荣胜;;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新农村建设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初探[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10 郝帅帅;;旅游区位理论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万超;建设黔东南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园区[N];贵州日报;2005年

2 刘毅非 褚晓亮;百姓旅游观转变 催“火”本地短程游[N];贵阳日报;2009年

3 巅峰智业集团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齐晓波;脆弱性旅游资源的三圈层旅游开发模式[N];中国旅游报;2011年

4 本报通讯员 李克让;旅游观演“一站式”大舞台[N];经济日报;2003年

5 张广瑞;电厂、旅游与经济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4年

6 记者 杨贵智 特约记者 李漾;红古积极开发农家旅游业打造乡村一日游精品路线[N];兰州日报;2011年

7 志国;你有退休综合征吗?[N];辽源日报;2006年

8 孟学军 杨树 王聚芬;风光这边独好[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9 王瑞红;“彩色林业”织锦绣[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应洁;引进国际马戏城 建厦门的“迪士尼”[N];厦门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天翼;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穆彪;贵州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傅广海;四川省甘孜州温泉类型、成因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婷;后现代旅游观视野下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施亚岚;基于文化体验的遗址公园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3 司军敏;西安大遗址保护与体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朱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绩效评价[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方慧;城市博物馆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魏翠翠;基于旅游体验视角下的三线建设社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光霞;曹妃甸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及效应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栾贻伟;三亚市滨海旅游开发模式与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俞棋文;低碳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肖刚;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31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31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3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