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獐牙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群;;山东古村镇:海岱之风 传世乡情[J];山东画报;2016年17期
2 栾丰实;;海岱地区史前聚落结构的演变[J];东方考古;2016年00期
3 周潇;;论“海岱诗社”与《海岱会集》[J];东方论坛;2010年01期
4 刘家忠;;王驭超和他的《海岱史略》[J];兰台世界;2010年08期
5 宣兆琦;;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地理环境与远古居民[J];管子学刊;2010年02期
6 王清刚;;简论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之交海岱地区文化因素的南下[J];东南文化;2017年03期
7 毕经纬;;海岱地区出土东周铜容器研究[J];考古学报;2012年04期
8 张悦,吴良镛;先秦时期海岱地区人居环境的形态及其营建研究[J];新建筑;2003年03期
9 郑树平;“海岱诗社”与《海岱会集》述论[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Z1期
10 郝导华;;海岱文化及其发展趋势[J];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佟佩华;;海岱地区原始农业初探[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2 靳桂云;;海岱地区史前稻作农业初步研究[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3 廖灿辉;;“台湾布袋戏王”黄海岱[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19期[C];2012年
4 高广仁;;莒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提要)[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梁士奎[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光明 张晓;灿烂海岱古文字 彰显齐鲁文化辉煌[N];中国文物报;2018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沈良斌;昆钢扶贫海岱结“金果”[N];曲靖日报;2019年
3 杨惠东;海岱气象[N];中国艺术报;2018年
4 记者 王菲 通讯员 钟文杰;定海岱山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县(区)[N];舟山日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浮云连海岱 文化越千年[N];光明日报;2017年
6 记者 张燕青;金融扶贫三方合作助力海岱村脱贫[N];包头日报;2017年
7 朱艳;海岱廊道的历史变迁[N];青岛日报;2015年
8 本报记者 徐锦庚;海岱交融 和而不同[N];人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佳霖;海岱地区年代最早的城址[N];中国文化报;2018年
10 孙敬明;海岱一脉 连通江淮[N];中国文物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毕经纬;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慧冬;海岱地区先秦时期贝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宋艳波;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动物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吴伟华;东周时期海岱地区青铜器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玉娇;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獐牙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2 高芮;海岱地区史前社会与早期文明进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
3 原海兵;海岱地区史前居民“口颊含球”行为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杨凡;海岱地区史前玉器初探[D];山东大学;2016年
5 赵光国;海岱地区史前合葬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王忠保;海岱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陶礼器试析[D];山东大学;2013年
7 田庄;海岱地区史前城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蔡超;两周时期齐鲁两国聚落形态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6年
本文编号:2739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39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