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西乌珠穆沁旗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20:2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汽车已成为普通大众消费的产品,加之我国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国家政策的扶持,自驾车旅游者越来越多,使自驾游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旅游形式。与国外自驾游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因草原旅游持续发展,知名度不断提升,吸引了众多自驾车旅游爱好者。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区位等优势为西乌珠穆沁旗自驾车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有序管理也造成了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国内外自驾车旅游相关研究很多,草原自驾游研究却很少,草原自驾游发展理论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从市场角度出发研究草原驾游的更少。因此,草原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特征的研究对西乌珠穆沁旗草原自驾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其中第四、五部分为重点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是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自驾游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本文主要应用了空间行为理论、旅游动机理论、旅游者行为论,界定了自驾车旅游概念。第三部介绍了西乌珠穆沁旗概况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西乌珠穆沁旗自驾车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第四部分,对自驾车旅游者、当地旅游管理部门领导、旅游企业管理者、汽车租赁公司进行了调查和采访,分析了西乌珠穆沁旗发展自驾游的基本情况和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特征,从分析结果得知,西乌珠穆沁旗自驾游发展中存在政府部门服务不到位、旅游企业服务意识差、宣传力度不够、旅游产品单一没有特色、自驾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第五部分,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设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开办草原民宿体现文化内涵,治理环境污染保护草原生态,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开拓市场,建设特色鲜明的自驾游目的地等发展草原自驾游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95;F713.55
【图文】:

自驾车旅游,文献数量,关键词


而且自驾游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旅游公路交通网络的完善,有益于旅游点,主要是本地产品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23]。郑赤建,李建达(2008)认着自驾游的旅游者增加景区容量超负荷,植被破坏,汽车尾气污染损害人们康,交通设施设计不合理,视觉污染严重[33]。刘丹黎,邱扶东(2008)认为开自驾游的发展,一些独特的自然得到更好的保护,使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可以生活质量[34]。对国内自驾车旅游发展总体评价: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http:/www.cnki.net/)”(包含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和相关重要报纸文章)中检索“自驾车旅游”和“自驾游”两个关时间为 2016 年 10 月 13 日,分别检索到 2301 篇和 2944 篇文献,笔者取了总数的平均值,结果如图 1-1 所示。

分类图,自驾车旅游,分类图


图 2-1 自驾车旅游分类图2.2 相关理论基础2.2.1 空间行为理论行为论是行为地理学的基本理论。行为地理学研究人类环境中的感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内在行为(心理行为)和外在行为(表现行为或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注重于探讨人类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地理物象、物象评价和外在行为的机制作用和过程,使人类形成特定的行为空间和位置选择。行为理论主要是感知、决策、行为的过程,感知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经过决策形成空间行为。刘向阳(2001)[40]认为一个行为的产生所遵循的过程是:地理客体 感觉 知觉 认知 复核 筛选 决策 行为事实上,通过黑箱系统对地理对象进行客观识别形成地理物象,根据地理物

旅游动机,范畴,动机


最终形成空间行为[36]。2.2.2 旅游动机理论动机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动机”(motivation)来自“激励”这个词,它的意思是以特定的方式采取行动或激发兴趣。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产生行为的直因,内部动力和外部激励可以激发动机[42]。动机的概念是伍德沃斯在 1918 年最早引入心理学的。他把动机视为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一般认为,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活动的原因,促使活动向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43]。旅游动机的概念基于心理学动机的概念,旅游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为旅游动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谢彦君指出(2004),“旅游动机是由旅游需求所引发的、会受社会观念和规范的影响、直接决定了旅游行为的内在动力源泉”,也提出了与旅游动机相关的几个范畴间的关系,如图所示[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佳倩;李艳;;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4年04期

2 于海波;吴必虎;;国外自驾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11年03期

3 张致云;杨效忠;卢松;叶舒娟;;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09年01期

4 郑赤建;李建达;;基于负外部性理论视角的自驾车旅游[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曾武英;郑晓琳;;自驾车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福州市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刘丹黎;邱扶东;;自驾车旅游发展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7 李勇;;旅行社的自驾游业务发展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年17期

8 陆军;;广西自驾车旅游营地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07年03期

9 张晓燕;张善芹;马勋;;我国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研究——以华北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6年09期

10 杨荣斌,郑建瑜,程金龙;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曾璐;基于旅游消费者行为的自驾车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欢;乌鲁木齐市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小青;露营地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建军;自助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行为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婧媛;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王小莉;四川自驾车旅游对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张晓燕;我国自驾车旅游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2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52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