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乌珠穆沁旗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95;F713.55
【图文】:
而且自驾游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旅游公路交通网络的完善,有益于旅游点,主要是本地产品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23]。郑赤建,李建达(2008)认着自驾游的旅游者增加景区容量超负荷,植被破坏,汽车尾气污染损害人们康,交通设施设计不合理,视觉污染严重[33]。刘丹黎,邱扶东(2008)认为开自驾游的发展,一些独特的自然得到更好的保护,使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可以生活质量[34]。对国内自驾车旅游发展总体评价: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http:/www.cnki.net/)”(包含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和相关重要报纸文章)中检索“自驾车旅游”和“自驾游”两个关时间为 2016 年 10 月 13 日,分别检索到 2301 篇和 2944 篇文献,笔者取了总数的平均值,结果如图 1-1 所示。
图 2-1 自驾车旅游分类图2.2 相关理论基础2.2.1 空间行为理论行为论是行为地理学的基本理论。行为地理学研究人类环境中的感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内在行为(心理行为)和外在行为(表现行为或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注重于探讨人类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地理物象、物象评价和外在行为的机制作用和过程,使人类形成特定的行为空间和位置选择。行为理论主要是感知、决策、行为的过程,感知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经过决策形成空间行为。刘向阳(2001)[40]认为一个行为的产生所遵循的过程是:地理客体 感觉 知觉 认知 复核 筛选 决策 行为事实上,通过黑箱系统对地理对象进行客观识别形成地理物象,根据地理物
最终形成空间行为[36]。2.2.2 旅游动机理论动机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动机”(motivation)来自“激励”这个词,它的意思是以特定的方式采取行动或激发兴趣。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产生行为的直因,内部动力和外部激励可以激发动机[42]。动机的概念是伍德沃斯在 1918 年最早引入心理学的。他把动机视为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一般认为,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活动的原因,促使活动向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43]。旅游动机的概念基于心理学动机的概念,旅游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为旅游动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谢彦君指出(2004),“旅游动机是由旅游需求所引发的、会受社会观念和规范的影响、直接决定了旅游行为的内在动力源泉”,也提出了与旅游动机相关的几个范畴间的关系,如图所示[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佳倩;李艳;;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4年04期
2 于海波;吴必虎;;国外自驾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11年03期
3 张致云;杨效忠;卢松;叶舒娟;;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09年01期
4 郑赤建;李建达;;基于负外部性理论视角的自驾车旅游[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曾武英;郑晓琳;;自驾车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福州市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刘丹黎;邱扶东;;自驾车旅游发展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7 李勇;;旅行社的自驾游业务发展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年17期
8 陆军;;广西自驾车旅游营地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07年03期
9 张晓燕;张善芹;马勋;;我国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研究——以华北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6年09期
10 杨荣斌,郑建瑜,程金龙;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曾璐;基于旅游消费者行为的自驾车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欢;乌鲁木齐市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小青;露营地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建军;自助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行为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婧媛;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王小莉;四川自驾车旅游对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张晓燕;我国自驾车旅游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2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52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