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

发布时间:2020-08-15 13:55
【摘要】:大自然的景观资源是有限的,大众旅游的拓展需求是无限的;旅游要开发,环境要保护,如何使两者可持续地发展,这是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最常遇到的困难。当前我国正处在大众旅游需求爆发期和旅游产业升级转型期,一方面,发展旅游对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出现的“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建设现象已对自然景观资源造成痛心疾首的破坏。自然景观旅游建筑是指自然景观旅游区内为旅游开发需要而建造的建筑,它是人们在大自然环境进行旅游拓展的一种载体。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特性是既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又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它的出现与存在可以使上述的供需矛盾向缓解或加剧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因此,如何做好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从而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是迫切需要当今建筑师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以建筑设计的角度,围绕着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特征,紧扣“如何实现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的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将共生思想引入三者关系,提出共生关系设计理念,通过设计策划、设计内容、设计手法和设计流程四个层面共同建构,最后总结全文归纳出共生关系设计导则。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二章包括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一章绪论是提出问题: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如何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阐明了研究对象的概念、现存问题和发展机遇,以及自然景观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破坏性,实证了问题的真实存在和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第二章是分析问题,通过充分认识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指出共生思想的引入,是三者形成共生关系,以及缓解开发与保护矛盾的关键所在。 第三、四、五、六、七、八章是解决问题。第三章在总结已有设计理念的意义和局限性的基础上,以该类型建筑建造的初始动机和本质问题为依据,提出了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及其建构框架。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是指建立在三者达成共生关系的目标前提下,同时满足旅游对建筑的需求、环境对建筑的需求和建筑自身需求的设计理念。该理念将指引整个建筑设计,追求建筑客观存在的关系本质,对有着密切关系的旅游和环境给予应有的关注。第四、五、六、七章在设计策划、设计内容、设计手法、设计流程4个层面来共同建构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在设计策划层面,以共生关系设计理念为指导,从定位分析、功能设置、设施规模、选址布局四个方面给出相应的设计策略,确保设计朝着三者共生的方向进行。在设计内容层面,从形态生成、服务对象、资源利用、排放处理和材料选用五个方面论述如何在满足建筑自身需求的同时,既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针对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特性,提出具有适用意义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在设计手法层面,通过实地调研和和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有利于实现三者共生的建筑体量尺度、建筑边界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在设计流程层面,探讨自然景观旅游建筑在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进行创作的设计过程,设计流程包括目标设定、影响分析、方案生成、多方综合协同、检验评价、实施反馈6个阶段,体现出共生关系设计流程的针对性、循环性、开放性特点。主要解决的是如何保证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贯彻的问题。最后,第八章总结全文,得出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关系设计导则,分析归纳导则的作用和在宏观规划层面提出保证导则实行的初步建议,并基于导则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评价。 总而言之,本文系统分析了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指出在解决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矛盾问题上,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应遵循以实现三者共生为总目标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策划、设计内容、设计流程和设计手法四个层面来共同实施和贯彻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基于共生关系的设计导则对于当前快速增长的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重要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92;TU201
【图文】:

设计流程,景观,建设性破坏


未能宏观地与旅游发展及自然生态保护结合起来。这一类建筑可能在空间和美学上是成功的作品,但是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引导旅游活动模式发展方面缺少创新和贡献。(4) 建筑物缺少特色和旅游吸引力。国内一些业主方和设计方对建筑设计于推动旅游发展的作用没有充分的意识,远不如旅游业发达国家敏锐,尤其是在人们旅游需求和观念发生转变,旅游开发向较次级景观地区拓展的今天,建筑本身很可能成为重要的吸引物,建筑在其中的角色已有所改变。(5) 旅游规划与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之间缺少类似将城市规划贯彻到城市建筑设计中去的设计导则作为保证,并且在设计程序和设计机构方面都存在脱节现象。城市旅游商业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等人文景观资源为主的旅游区往往受到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而处在城市以外的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缺乏系统的控制和指引。(6) 在设计流程中,建筑设计与其他学科专业,以及和各相关利益方的配合不足,缺少来自外部领域知识和技术的支持,约束了建筑师思维的高度和广度。

造型图,旅游区开发,旅游建筑,接待中心


第一章 绪论接待中心、三亚鸟巢度假树屋、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宣传教育中心、宁波沙山村度假区、深圳莲花山公园公厕、桂林愚自乐园、南京香樟华苹温泉度假村等,无论是造型、生态或是技术方面,都不再局限于园林建筑的语汇,呈现出更多元、更具有生机的发展局面(图 1- 2)。在如今旅游产品雷同现象严重,旅游资源条件接近,旅游目的地选择多元的情况下,开发者和设计者逐渐意识到建筑的好坏对于旅游区的成败而言十分重要,建筑设计在旅游区开发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但同时也缺少清晰的设计指导思想。这一时期是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重要发展时期,对于建筑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维地图,鸟瞰图,虾塘,滨海


同时,发展旅游业是工业污染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经济转型和恢复生态环境重要途径之一。2001 年,国务院确定辽宁省阜新市为我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型试点,2007 年 12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式下发,深陷资源枯竭困境的城市纷纷开始尝试转型。原来受到污染和荒废的自然景a)湛江东海岛东北角 Google 截图 b)鸟瞰图 1- 3 虾塘养殖对滨海的破坏来源:a):Google Earth 三维地图;b):http://zjphoto.yinsha.co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鹏,袁正新,杨成刚,李佩耕;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水环境调查[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年01期

2 赵凡蓓;;独具特色的生态酒店[J];建筑创作;2008年04期

3 Alvaro Planchuelo;Ricardo Santonja;Alberto Cubas;;卡布雷拉群岛国家公园游客中心[J];建筑技艺;2009年11期

4 欧阳骖;香山饭店初访[J];建筑学报;1983年03期

5 李奋强 ,郭怡昌;广州南湖宾馆[J];建筑学报;1983年07期

6 杨子伸 ,赖聚奎;返朴归真 蹊辟新径——武夷山庄建筑创作回顾[J];建筑学报;1985年01期

7 汪国瑜;营体态求随山势 寄神采以合皖风——黄山云谷山庄设计构思[J];建筑学报;1988年11期

8 何镜堂,李绮霞;化整为零 融于山水——关于桂林博物馆的设计构思[J];建筑学报;1991年08期

9 费晓华,沈桦;公厕设计亦有作为——深圳市莲花山公园厕所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3年02期

10 林峰;建筑的永恒之道[J];建筑学报;2004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思敏邋陈蓉;[N];中国旅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卢强;复杂之整合——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2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焱;基于GIS的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4 陈南江;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琴;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李相l

本文编号:2794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94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3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