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体验的旅游虚拟社区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05:02
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相关知识的快速普及,我国的网络用户数量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攀升。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拥有共同兴趣和背景的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互相交流,从而形成相关的虚拟社区。虚拟社区以一种新的交流、工作、旅游方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了现代人新的生活方式。但如何保留现存用户并鼓励他们持续参与,对虚拟社区建设者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吸引并积累用户具有重大意义。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阐述国内外关于旅游虚拟社区、用户体验和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综述,并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指出本文研究方向。实证分析方面,在分析总结持续使用旅游虚拟社区意愿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变量,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S-O-R理论,构建出旅游虚拟社区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阐述研究变量的定义及测量问项,进而提出研究假设。在完成模型构建和提出研究假设后,首先进行问卷设计及小规模预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后确定最终正式问卷,运用SPSS22.0和AMOS17.0等统计分析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样本描述性分析、信效度分析、相关分...
【文章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在线旅游市场迅猛发展
1.1.2 在线自助游市场加速旅游虚拟社区的发展
1.1.3 旅游虚拟社区的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旅游虚拟社区
2.1.1 虚拟社区
2.1.2 旅游虚拟社区
2.2 用户体验
2.2.1 用户体验的内涵
2.2.2 用户体验的维度划分
2.2.3 用户体验的研究现状
2.3 用户持续使用意愿
2.3.1 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内涵
2.3.2 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相关理论
2.3.3 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现状
2.4 理论基础
2.4.1 社会交换理论
2.4.2 S-O-R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模型构建
3.2 研究假设
3.2.1 旅游虚拟社区用户体验与感知有用性的关系
3.2.2 旅游虚拟社区用户体验与感知易用性的关系
3.2.3 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关系
3.2.4 用户属性特征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关系
3.3 本章小结
4 实证研究设计
4.1 变量测量
4.2 问卷结构
4.3 数据收集方法
4.4 数据分析方法
4.5 初始问卷前测与修改
4.5.1 信度检验
4.5.2 效度检验
4.6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4.7 本章小结
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3 方差分析
5.3.1 性别对各因子的独立样本T检验
5.3.2 年龄对各个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5.3.3 受教育程度对各个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5.4 相关性分析
5.4.1 感知有用性和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4.2 感知易用性和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4.3 持续获取意愿和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4.4 持续提供意愿和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5.1 研究模型评估
5.5.2 研究模型的修正
5.5.3 路径分析和研究检验
5.5.4 假设检验结果
5.6 实证结果讨论
5.6.1 旅游虚拟社区用户体验的影响
5.6.2 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关系
5.7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购买旅游产品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J]. 郭英之,李小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基于S-O-R模型的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张星,吴忧,夏火松,赵越. 现代情报. 2018(08)
[3]旅游虚拟社区用户粘性与分享行为的关系: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J]. 陈晔,耿佳,吴迪,屠金歌. 旅游科学. 2018(03)
[4]物质奖励对旅游虚拟社区再分享意愿影响研究[J]. 赵琴琴,张梦,付晓蓉. 旅游学刊. 2018(03)
[5]虚拟品牌社区顾客参与品牌共创对品牌承诺的影响研究[J]. 朱丽叶,袁登华,郝佳. 管理学报. 2018(02)
[6]空间和社会距离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影响[J]. 车诚,罗卫朋,戚晓琳. 软科学. 2017(04)
[7]旅游虚拟社区用户参与对忠诚的倒“U”形作用机理[J]. 吴慧,肖廷,周玲. 旅游学刊. 2017(02)
[8]产品伤害危机下搜索引擎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张敏,唐国庆,张艳. 情报科学. 2017(02)
[9]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的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王哲. 情报科学. 2017(01)
[10]TAM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统计检验[J]. 孙晓阳,冯缨,樊茗玥. 统计与决策. 2016(17)
本文编号:2933122
【文章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在线旅游市场迅猛发展
1.1.2 在线自助游市场加速旅游虚拟社区的发展
1.1.3 旅游虚拟社区的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旅游虚拟社区
2.1.1 虚拟社区
2.1.2 旅游虚拟社区
2.2 用户体验
2.2.1 用户体验的内涵
2.2.2 用户体验的维度划分
2.2.3 用户体验的研究现状
2.3 用户持续使用意愿
2.3.1 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内涵
2.3.2 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相关理论
2.3.3 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现状
2.4 理论基础
2.4.1 社会交换理论
2.4.2 S-O-R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模型构建
3.2 研究假设
3.2.1 旅游虚拟社区用户体验与感知有用性的关系
3.2.2 旅游虚拟社区用户体验与感知易用性的关系
3.2.3 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关系
3.2.4 用户属性特征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关系
3.3 本章小结
4 实证研究设计
4.1 变量测量
4.2 问卷结构
4.3 数据收集方法
4.4 数据分析方法
4.5 初始问卷前测与修改
4.5.1 信度检验
4.5.2 效度检验
4.6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4.7 本章小结
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3 方差分析
5.3.1 性别对各因子的独立样本T检验
5.3.2 年龄对各个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5.3.3 受教育程度对各个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5.4 相关性分析
5.4.1 感知有用性和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4.2 感知易用性和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4.3 持续获取意愿和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4.4 持续提供意愿和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5.1 研究模型评估
5.5.2 研究模型的修正
5.5.3 路径分析和研究检验
5.5.4 假设检验结果
5.6 实证结果讨论
5.6.1 旅游虚拟社区用户体验的影响
5.6.2 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关系
5.7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购买旅游产品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J]. 郭英之,李小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基于S-O-R模型的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张星,吴忧,夏火松,赵越. 现代情报. 2018(08)
[3]旅游虚拟社区用户粘性与分享行为的关系: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J]. 陈晔,耿佳,吴迪,屠金歌. 旅游科学. 2018(03)
[4]物质奖励对旅游虚拟社区再分享意愿影响研究[J]. 赵琴琴,张梦,付晓蓉. 旅游学刊. 2018(03)
[5]虚拟品牌社区顾客参与品牌共创对品牌承诺的影响研究[J]. 朱丽叶,袁登华,郝佳. 管理学报. 2018(02)
[6]空间和社会距离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影响[J]. 车诚,罗卫朋,戚晓琳. 软科学. 2017(04)
[7]旅游虚拟社区用户参与对忠诚的倒“U”形作用机理[J]. 吴慧,肖廷,周玲. 旅游学刊. 2017(02)
[8]产品伤害危机下搜索引擎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张敏,唐国庆,张艳. 情报科学. 2017(02)
[9]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的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王哲. 情报科学. 2017(01)
[10]TAM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统计检验[J]. 孙晓阳,冯缨,樊茗玥. 统计与决策. 2016(17)
本文编号:2933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93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