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文本的乡村旅游吸引力优化研究 ——以安吉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3 13:33
“无吸引便无旅游”,一个地方是否能够成为旅游目的地,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对于乡村旅游同样如此。随着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逐步提升,城镇居民距离乡村生活越来越远,加之生活压力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城市问题愈演愈烈,城镇居民渴望回归田园,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村生活。与此同时,在国家以及各地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下,发展乡村旅游业与建设乡村相结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的实践方式。是否具有旅游吸引力是一个乡村能否依靠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因此乡村旅游吸引力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主题。本文以安吉县为案例地,借助八爪鱼网络爬虫技术采集游客的网络游记与政府官网的旅游新闻作为数据文本,对游客感知的旅游吸引力与官方建构的旅游吸引力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首先,在大量的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梳理相关理论基础,对乡村旅游、旅游吸引力、乡村旅游吸引力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文本数据进行三级编码,构建乡村旅游吸引力分类体系;然后,从游客感知与官方建构两个方面,分别对安吉县各类目的旅游吸引力相关词频进行统计、对吸引力值进行测...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1.2 旅游吸引力研究综述
2.1.3 乡村旅游吸引力研究综述
2.1.4 研究评述及启发
2.2 理论基础
2.2.1 游客感知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扎根理论
第3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处理
3.1 案例地概况
3.1.1 当地资源
3.1.2 区位条件
3.1.3 经济发展
3.1.4 政策支持
3.2 样本数据选择
3.3 样本数据采集
3.4 样本数据处理
第4章 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分类体系构建
4.1 乡村旅游吸引力分类体系编码
4.1.1 开放式译码
4.1.2 主轴编码
4.1.3 选择性编码
4.1.4 理论饱和度与信度检验
4.2 乡村旅游吸引力分类体系内容
4.2.1 乡村自然生态吸引力
4.2.2 乡村旅游接待吸引力
4.2.3 乡村文化吸引力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安吉县乡村旅游吸引力研究
5.1 安吉县游客人口特征统计
5.1.1 游客客源地
5.1.2 游客出游信息
5.2 乡村旅游吸引力词频统计
5.2.1 乡村自然生态吸引力词频统计
5.2.2 乡村旅游接待吸引力词频统计
5.2.3 乡村文化吸引力词频统计
5.3 乡村旅游吸引力测算与对比分析
5.3.1 旅游吸引力值测算模型
5.3.2 乡村旅游吸引力值
5.3.3 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对比分析
5.4 安吉县乡村旅游吸引力建构的现行举措
5.4.1 现行举措
5.4.2 存在的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旅游吸引力优化对策
6.1 乡村旅游吸引力优化目标
6.2 乡村旅游吸引力的优化对策
6.2.1 乡村自然生态吸引力优化
6.2.2 乡村旅游接待吸引力优化
6.2.3 乡村文化吸引力优化
6.2.4 特色旅游吸引物优化
6.2.5 旅游营销方式优化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西乡土艺术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探讨[J]. 邬江. 经济问题. 2018(12)
[2]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以武汉市为例[J]. 魏超,戈大专,龙花楼,刘嗣明. 经济地理. 2018(10)
[3]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J]. 王鹏,田至美.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0)
[4]基于精准扶贫的安徽省乡村旅游驱动力分析[J]. 陆书建,黄永兴.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7)
[5]乡村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多层次评价——以辽宁赫图阿拉村为例[J]. 单福彬,周静,李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12)
[6]山东省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王铁,邰鹏飞. 经济地理. 2016(11)
[7]基于网络文本的韩国济州岛旅游吸引力研究[J]. 王辉,马婧,王亮. 旅游论坛. 2017(01)
[8]以乡村本色民居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思考[J]. 张众. 农业经济. 2016(02)
[9]基于网络文本的景区感知及互动研究——以上海为例[J]. 滕茜,杨勇,布倩楠,许鑫. 旅游学刊. 2015(02)
[10]基于旅游景区吸引力值模型对太原市旅游景区吸引力研究[J]. 贺晓敏. 经济师. 2014(02)
博士论文
[1]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 郑文俊.华中农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大唐芙蓉园景区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对比研究[D]. 王雪.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2]乡村旅游吸引物分类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陈东霞.上海师范大学 2016
[3]基于游客感知的历史街区旅游形象评价研究[D]. 姚小梅.上海师范大学 2013
[4]基于游客感知的旅游吸引力研究[D]. 王静.首都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2614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1.2 旅游吸引力研究综述
2.1.3 乡村旅游吸引力研究综述
2.1.4 研究评述及启发
2.2 理论基础
2.2.1 游客感知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扎根理论
第3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处理
3.1 案例地概况
3.1.1 当地资源
3.1.2 区位条件
3.1.3 经济发展
3.1.4 政策支持
3.2 样本数据选择
3.3 样本数据采集
3.4 样本数据处理
第4章 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分类体系构建
4.1 乡村旅游吸引力分类体系编码
4.1.1 开放式译码
4.1.2 主轴编码
4.1.3 选择性编码
4.1.4 理论饱和度与信度检验
4.2 乡村旅游吸引力分类体系内容
4.2.1 乡村自然生态吸引力
4.2.2 乡村旅游接待吸引力
4.2.3 乡村文化吸引力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安吉县乡村旅游吸引力研究
5.1 安吉县游客人口特征统计
5.1.1 游客客源地
5.1.2 游客出游信息
5.2 乡村旅游吸引力词频统计
5.2.1 乡村自然生态吸引力词频统计
5.2.2 乡村旅游接待吸引力词频统计
5.2.3 乡村文化吸引力词频统计
5.3 乡村旅游吸引力测算与对比分析
5.3.1 旅游吸引力值测算模型
5.3.2 乡村旅游吸引力值
5.3.3 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对比分析
5.4 安吉县乡村旅游吸引力建构的现行举措
5.4.1 现行举措
5.4.2 存在的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旅游吸引力优化对策
6.1 乡村旅游吸引力优化目标
6.2 乡村旅游吸引力的优化对策
6.2.1 乡村自然生态吸引力优化
6.2.2 乡村旅游接待吸引力优化
6.2.3 乡村文化吸引力优化
6.2.4 特色旅游吸引物优化
6.2.5 旅游营销方式优化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西乡土艺术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探讨[J]. 邬江. 经济问题. 2018(12)
[2]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以武汉市为例[J]. 魏超,戈大专,龙花楼,刘嗣明. 经济地理. 2018(10)
[3]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J]. 王鹏,田至美.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0)
[4]基于精准扶贫的安徽省乡村旅游驱动力分析[J]. 陆书建,黄永兴.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7)
[5]乡村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多层次评价——以辽宁赫图阿拉村为例[J]. 单福彬,周静,李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12)
[6]山东省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王铁,邰鹏飞. 经济地理. 2016(11)
[7]基于网络文本的韩国济州岛旅游吸引力研究[J]. 王辉,马婧,王亮. 旅游论坛. 2017(01)
[8]以乡村本色民居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思考[J]. 张众. 农业经济. 2016(02)
[9]基于网络文本的景区感知及互动研究——以上海为例[J]. 滕茜,杨勇,布倩楠,许鑫. 旅游学刊. 2015(02)
[10]基于旅游景区吸引力值模型对太原市旅游景区吸引力研究[J]. 贺晓敏. 经济师. 2014(02)
博士论文
[1]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 郑文俊.华中农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大唐芙蓉园景区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对比研究[D]. 王雪.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2]乡村旅游吸引物分类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陈东霞.上海师范大学 2016
[3]基于游客感知的历史街区旅游形象评价研究[D]. 姚小梅.上海师范大学 2013
[4]基于游客感知的旅游吸引力研究[D]. 王静.首都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2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20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