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标志物视角下江南六大古镇景观意象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09:03
江南六大古镇(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在自然环境、传统历史文化和地域风情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六大古镇在国内古镇旅游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古镇环境下的恬淡生活、悠闲节奏又与长三角大都市快节奏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是人们选择释放压力,回归悠闲体验的主要选择目的地之一。但是随着古镇旅游的快速增长,古镇建设逐渐忽略了地域文化和生态本底差别,古镇发展单一式、粗暴式、简单复制模式导致江南古镇同质化严重、古镇商业气息过浓、雷同化的旅游景观布置、古镇可识别性、可意象性特征骤减等都严重制约着古镇的健康发展。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江南六大古镇只有差异化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在基于城市意象与目的地意象理论的经典研究成果之上,借用文献分析法,对景观意象理论、旅游标志物理论和旅游目的地管理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梳理了古镇旅游标志物景观意象的外在表现形式,以期建立江南六大古镇旅游标志物景观意象参考体系。第二步通过对江南六大古镇基础性实证研究,解读江南六大古镇景观形态,了解六大古镇基础属性,借助对江南六大古镇在某大型旅游网站上评论和游记的抓取与数据转换,通...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图
江南六大古镇区位布局图(参考百度地图)
同属于太湖流域,位于江浙之间(如图 3-1)。从六大古镇各自平面布局图来看(如图3-2)六大古镇,虽然形态各异,周庄同里两大古镇三面环河,一面临湖;南浔乌镇沿河呈条状分布;甪直古镇位于河网交汇点,呈现四周散射状分布。总的的来说,沿河分布,河网众多,临水建镇是六大古镇共同的自然特征。图 3-1 江南六大古镇区位布局图(参考百度地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镇景观意象的文化阐释——以密云古北水镇为例[J]. 钱宇阳,李婉仪,郝晟. 建筑与文化. 2018(07)
[2]地标性夜景景观低碳优化探讨[J]. 刘晓琳. 居舍. 2018(07)
[3]浅析标志性景观小品的地域性——以徐州大彭镇G310国道小品设计为例[J]. 刘茜,曹琳琳,林涛. 中外建筑. 2015(06)
[4]标志性景观对城市文脉传承的设计体现——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J]. 徐璐,陈雪竹. 现代园艺. 2014(18)
[5]城市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与地标概念辨析[J]. 蓝力民. 城市问题. 2013(04)
[6]标志物的重要意义:首访与再访游客间的差异性[J]. Bruce Prideaux,王菲. 旅游学刊. 2013(02)
[7]旅游景观意象评价——周庄与乌镇的比较研究[J]. 周永博,沙润,杨燕,卢晓旭,侯兵. 地理研究. 2011(02)
[8]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对成都平乐古镇景观意象的解析[J]. 陈一,周波,陈春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5)
[9]旅游目的地意象定位研究述评——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分析[J]. 白凯. 旅游科学. 2009(02)
[10]城市旅游标志物的确定及其结构化[J]. 王艳平. 旅游论坛. 2008(05)
硕士论文
[1]城市地标的分类及塑造研究[D]. 柯伟霞.南京工业大学 2016
[2]基于游客感知的靖港古镇意象空间及其评价研究[D]. 谢冶凤.北京林业大学 2016
[3]基于照片分析和手绘认知地图的水乡古镇景观意象研究[D]. 张娜.上海师范大学 2015
[4]基于地标景观认知的历史街道风貌保护规划研究[D]. 兰旭.天津科技大学 2014
[5]湘西芙蓉镇景观意象研究[D]. 符志华.四川农业大学 2012
[6]渝东南古镇景观的意象研究[D]. 郑欣.四川农业大学 2011
[7]京杭大运河标志性景观设计研究[D]. 支霞.天津大学 2010
[8]凤凰古城景观意象研究[D]. 吴旭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9]江浙地区传统城镇风水景观意象分析[D]. 袁华.江南大学 2008
[10]大学校园环境意象研究[D]. 邓新义.安徽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18112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图
江南六大古镇区位布局图(参考百度地图)
同属于太湖流域,位于江浙之间(如图 3-1)。从六大古镇各自平面布局图来看(如图3-2)六大古镇,虽然形态各异,周庄同里两大古镇三面环河,一面临湖;南浔乌镇沿河呈条状分布;甪直古镇位于河网交汇点,呈现四周散射状分布。总的的来说,沿河分布,河网众多,临水建镇是六大古镇共同的自然特征。图 3-1 江南六大古镇区位布局图(参考百度地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镇景观意象的文化阐释——以密云古北水镇为例[J]. 钱宇阳,李婉仪,郝晟. 建筑与文化. 2018(07)
[2]地标性夜景景观低碳优化探讨[J]. 刘晓琳. 居舍. 2018(07)
[3]浅析标志性景观小品的地域性——以徐州大彭镇G310国道小品设计为例[J]. 刘茜,曹琳琳,林涛. 中外建筑. 2015(06)
[4]标志性景观对城市文脉传承的设计体现——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J]. 徐璐,陈雪竹. 现代园艺. 2014(18)
[5]城市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与地标概念辨析[J]. 蓝力民. 城市问题. 2013(04)
[6]标志物的重要意义:首访与再访游客间的差异性[J]. Bruce Prideaux,王菲. 旅游学刊. 2013(02)
[7]旅游景观意象评价——周庄与乌镇的比较研究[J]. 周永博,沙润,杨燕,卢晓旭,侯兵. 地理研究. 2011(02)
[8]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对成都平乐古镇景观意象的解析[J]. 陈一,周波,陈春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5)
[9]旅游目的地意象定位研究述评——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分析[J]. 白凯. 旅游科学. 2009(02)
[10]城市旅游标志物的确定及其结构化[J]. 王艳平. 旅游论坛. 2008(05)
硕士论文
[1]城市地标的分类及塑造研究[D]. 柯伟霞.南京工业大学 2016
[2]基于游客感知的靖港古镇意象空间及其评价研究[D]. 谢冶凤.北京林业大学 2016
[3]基于照片分析和手绘认知地图的水乡古镇景观意象研究[D]. 张娜.上海师范大学 2015
[4]基于地标景观认知的历史街道风貌保护规划研究[D]. 兰旭.天津科技大学 2014
[5]湘西芙蓉镇景观意象研究[D]. 符志华.四川农业大学 2012
[6]渝东南古镇景观的意象研究[D]. 郑欣.四川农业大学 2011
[7]京杭大运河标志性景观设计研究[D]. 支霞.天津大学 2010
[8]凤凰古城景观意象研究[D]. 吴旭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9]江浙地区传统城镇风水景观意象分析[D]. 袁华.江南大学 2008
[10]大学校园环境意象研究[D]. 邓新义.安徽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18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21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