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07:56
  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由景点竞争、城市竞争和线路竞争发展到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联合竞争阶段。随着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旅游业核心因素——旅游资源的整合就成为旅游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区域旅游资源地域性、空间性特征,决定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开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然要与相应的空间地域结构联系。因此,旅游业有条件也有必要加强区域联合,搞好区域联合才能实现新的资源配置和产品组合,进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地域研究单元,重点研究旅游资源整合问题。在整理划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资源类型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对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根据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阐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区域、旅游线路、旅游产品、旅游形象和旅游交通的五方面整合,使区域旅游资源在“大旅游时代”的背景下得到整合和优化,进一步完善旅游空间结构,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全省旅游经济的发展。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示意图

生态经济区,鄱阳湖,功能分区,资料来源


图 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图(资料来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3.1.1 自然环境(1)地势地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内地貌以平原、丘陵为主,低丘岗地广布,地势低平,区内河流密布,是抚、信、饶、修等河汇聚之地,鄱阳湖坐落中央。依据地貌形态和区域性,并考虑县域单元完整性,把该区分为 4 个地貌类型区[24]:1.鄱阳湖平原区。位于湖口—九江一线以南,樟树—余江—一线以北,包括南昌市、南昌县、新建县、安义县、进贤县、乐平市、九江市、九江县、永修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鹰潭市、余江县、余干县、鄱阳县、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临川区、东乡县、渝水区、新干县。2.瑞昌—德安—武宁丘陵区。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西北部,包括瑞昌、德安、武宁。该区位于幕阜、九岭山脉东面,区内丘陵起伏,岭谷相间,地貌以丘陵为主。3.彭泽—景德镇丘陵区。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北部,包括彭泽县、景德镇市、浮梁县。该区地貌以丘陵为主,山地只要分布在浮梁县。4.万年—贵溪丘陵区。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南部,包括万年县、贵溪市。该区地貌以丘陵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贵溪市,尤以造型奇特的丹霞地貌为特色。

示意图,旅游区域,生态经济区,鄱阳湖


(5)以鹰潭龙虎山为中心的道教生态旅游区:以龙虎山为中心,包括贵溪市、余江县、余干县、万年县、东乡县。号称“中国道家第一山”——龙虎山是道教发源地和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世家”的世居之地。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的龙虎山以其道家祖庭、丹霞地貌、春秋战国大型崖墓群珠壁联合为特色,在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并且已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万年县特色鲜明遗址遗迹类——万年仙人洞急吊桶遗址文物古迹也为该旅游区的增添了一层古文化的神秘色彩。在整合旅游资源时,突出丹山碧水和道教文化特色,重点建设丹霞地貌、道教景观景区景点,着力打造丹霞山水、道教朝觐、崖墓探秘、休闲养生等旅游产品,建成世界道教山水养生生态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J]. 黄三生,卢丽刚.  求实. 2009(02)
[2]东北三省旅游资源整合策略[J]. 刘志友.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11)
[3]构建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的若干思考[J]. 黄新建,廖汉鲁.  求实. 2008(06)
[4]星子与庐山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 杨金林,曾克峰.  特区经济. 2006(02)
[5]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进展及对中部旅游发展的启示[J]. 薛宝琪,李永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6]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 陆林,余凤龙.  经济地理. 2005(03)
[7]都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初探——以武汉市为例[J]. 李江敏,张立明.  开发研究. 2004(06)
[8]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分析[J]. 卢兵,程时长.  海洋湖沼通报. 2003(03)
[9]龙岩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思路[J]. 廖宣祥.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3(03)
[10]苏锡常都市圈区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J]. 喻学才.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硕士论文
[1]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 段圣奎.重庆师范大学 2007
[2]长三角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 杨晓燕.上海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13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513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f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