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媒介与节日审美文化的新形式 ——节日短信礼俗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18:58
近几年来,随着手机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短信在功能上不断完善和成熟,逐渐成为新兴的人际交往方式和重要的媒介传播现象。手机短信与以往的媒介方式相比,具有文本传播、隐私性以及去现场性等人际传播的新特质。在节日期间,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使用手机短信作为传递祝福的媒介方式。经过几年的发展,节日期间手机短信发送祝福的行为模式逐渐具备了礼俗的特征,手机短信从媒介领域进入了民俗学领域,成为新的节日文化现象。本文针对这一新的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现代媒介与节日相碰撞之后产生的审美文化新形式、以及这种文化新形式产生之后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三方面,分为三部分来进行研究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对手机短信在节日期间呈现出的三个特征——集体性和社会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类型性和模式性进行分析,认为这些特征使得节日短信发送这一行为方式符合了礼俗的定义。可以说,节日期间的短信发送已经成为媒介时代节日文化的新形式,即新的礼俗。进而,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对这一新的节日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外部原因如社会环境、经济因素和科技发展是新礼俗得以兴起的土壤,而文化心理、中西文化的融合以及传统礼俗的现代转型等内部原因是促使新礼俗发...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媒介时代短信礼俗的兴起
1.1 节日短信礼俗的兴起
1.2 短信新礼俗之源起
1.3 新礼俗之兴的原因
1.3.1 新礼俗兴起的外部原因
1.3.2 新礼俗兴起的内在原因
第二章 节日短信礼俗的审美蕴含
2.1 现代民俗构成的变化
2.2 节日短信的文化内蕴
2.3 多元化的文本形式
2.4 独特的语言系统
第三章 节日短信礼俗社会文化价值的考量
3.1 超越传统:新礼俗的正面影响
3.2 危险的预言:新礼俗的负面影响
3.3 理解新礼俗:对新礼俗的规范与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节日祝福短信的语言特色[J]. 张天莹.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8)
[2]浅谈手机短信中祝福话语的言语特点[J]. 林茜. 现代语文. 2006(12)
[3]关注手机短信的文化张力[J]. 方雅静. 思想·理论·教育. 2005(Z1)
博士论文
[1]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 杨江涛.中国人民大学 2008
[2]自由与控制—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 谭德生.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短信文学论略[D]. 魏建亮.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20739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媒介时代短信礼俗的兴起
1.1 节日短信礼俗的兴起
1.2 短信新礼俗之源起
1.3 新礼俗之兴的原因
1.3.1 新礼俗兴起的外部原因
1.3.2 新礼俗兴起的内在原因
第二章 节日短信礼俗的审美蕴含
2.1 现代民俗构成的变化
2.2 节日短信的文化内蕴
2.3 多元化的文本形式
2.4 独特的语言系统
第三章 节日短信礼俗社会文化价值的考量
3.1 超越传统:新礼俗的正面影响
3.2 危险的预言:新礼俗的负面影响
3.3 理解新礼俗:对新礼俗的规范与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节日祝福短信的语言特色[J]. 张天莹.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8)
[2]浅谈手机短信中祝福话语的言语特点[J]. 林茜. 现代语文. 2006(12)
[3]关注手机短信的文化张力[J]. 方雅静. 思想·理论·教育. 2005(Z1)
博士论文
[1]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 杨江涛.中国人民大学 2008
[2]自由与控制—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 谭德生.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短信文学论略[D]. 魏建亮.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20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520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