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遗产廊道西北五省区旅游形象感知的时空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17:04
以丝路西北五省区2009年、2013年、2018年的网络游记数据为例,深入研究旅游地形象感知的时空差异,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发战略。研究发现:(1)西北五省区旅游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旅游资源主要以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2)各省区积极情感比例均呈稳步上升状态,旅游业态势呈正向发展,但游客的认知形象存在长尾现象,旅游利基市场的开发仍然没有得到广泛关注,有待深入挖掘小众旅游产品。(3)为避免西北五省区景点组合的松散性和不连贯性,需要在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组合而成的传统旅游线路的基础上重视现代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组建有机结合的整体旅游线路产品。
【文章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39(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丝路西北五省区旅游认知形象分析
2.1.1 认知要素关联度特征分析。
2.1.2 西北五省区认知形象。
2.1.3 认知形象的长尾现象分析。
2.2 丝路西北五省区旅游情感形象分析
2.2.1 高频情感意象。
2.2.2 高频情感态度。
2.3 总体形象归纳与总结
3 结论、建议与讨论
3.1 结论
3.2 建议
3.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网络文本的城市旅游意象符号表征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蔡礼彬,宋莉.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3)
[2]基于网络游记分析的度假型综合体旅游体验研究——以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为例[J]. 李阳,刘文超,刘明菊,辛欣.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1)
[3]基于网络游记的陕西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陕西省八大5A级旅游景区为例[J]. 冯庆,田一钧,孙根年.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11)
[4]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与传统文化复兴[J]. 吴必虎. 旅游学刊. 2018(09)
[5]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认知机制探索及应用:以一项大学生游客ERP实验为例[J]. 汪京强,林静远,李丹,肖曲. 南开管理评论. 2018(04)
[6]网络语境下官方目的地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的差异——以南京市为例[J]. 吴林芝,周春林,黄子璇,曹芳东,谢倩倩.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3)
[7]基于旅游者情感的目的地品牌评价研究——以互联网旅游日记为例[J]. 陈航,王跃伟. 人文地理. 2018(02)
[8]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山东省自由行旅游流研究[J]. 任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S2)
[9]基于文本挖掘的城市旅游社区形象感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李萍,陈田,王甫园,王新歌. 地理研究. 2017(06)
[10]“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愿景、难题与机制[J]. 邹统钎. 旅游学刊. 2017(06)
博士论文
[1]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D]. 梁雪松.陕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81076
【文章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39(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丝路西北五省区旅游认知形象分析
2.1.1 认知要素关联度特征分析。
2.1.2 西北五省区认知形象。
2.1.3 认知形象的长尾现象分析。
2.2 丝路西北五省区旅游情感形象分析
2.2.1 高频情感意象。
2.2.2 高频情感态度。
2.3 总体形象归纳与总结
3 结论、建议与讨论
3.1 结论
3.2 建议
3.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网络文本的城市旅游意象符号表征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蔡礼彬,宋莉.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3)
[2]基于网络游记分析的度假型综合体旅游体验研究——以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为例[J]. 李阳,刘文超,刘明菊,辛欣.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1)
[3]基于网络游记的陕西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陕西省八大5A级旅游景区为例[J]. 冯庆,田一钧,孙根年.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11)
[4]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与传统文化复兴[J]. 吴必虎. 旅游学刊. 2018(09)
[5]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认知机制探索及应用:以一项大学生游客ERP实验为例[J]. 汪京强,林静远,李丹,肖曲. 南开管理评论. 2018(04)
[6]网络语境下官方目的地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的差异——以南京市为例[J]. 吴林芝,周春林,黄子璇,曹芳东,谢倩倩.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3)
[7]基于旅游者情感的目的地品牌评价研究——以互联网旅游日记为例[J]. 陈航,王跃伟. 人文地理. 2018(02)
[8]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山东省自由行旅游流研究[J]. 任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S2)
[9]基于文本挖掘的城市旅游社区形象感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李萍,陈田,王甫园,王新歌. 地理研究. 2017(06)
[10]“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愿景、难题与机制[J]. 邹统钎. 旅游学刊. 2017(06)
博士论文
[1]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D]. 梁雪松.陕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81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58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