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文旅耦合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来自中国31省区市2008—2016年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2-01-16 08:56
  本文基于2008—2016年中国31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改进的TOPSIS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文旅耦合协调度并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视角分析了文旅耦合发展特征;利用PVAR模型对文旅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文旅耦合协调等级较低,两产业耦合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但近年来的耦合增速加快;东中西部地区耦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文旅耦合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经济增长能够推进文旅耦合的进展,这种影响具有即时性,时效较短;文旅耦合能够有效刺激区域经济增长,且时效较长、作用力大于区域经济对文旅耦合的作用力。 

【文章来源】:文化软实力. 2020,5(02)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文旅耦合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来自中国31省区市2008—2016年的证据


2008—2016年中国各省区市文旅耦合协调度值

空间分布,国文,协调度,增长率


(2)快速—平稳增长阶段(2012—2016年)。该阶段文旅耦合协调水平在经历一次负增长后迅速回升,并大大超越上一阶段;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出现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2012年,文化产业进入全面提升期,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决定(24),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产业朝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为我国新时期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在现代中国融入世界体系过程中,中国旅游也进入了世界旅游经济体系,旅游经济成为当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交叉领域,在旅游规模、结构、产品建设上均取得了瞩目的成就。(25)在此基础上,文旅耦合程度不断加深,为中国经济内生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2.空间分布

空间分布,协调度,空间分布,耦合度


从文旅耦合与人均GDP空间分布状况来看(如图3、图4、图5所示),文旅耦合度较高的省区市包括大部分东、西部地区及个别中部地区省区市,形成了类似“圈状”的分布;社会经济则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图4 2012年文旅耦合协调度与人均GDP空间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省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与优化[J]. 孙剑锋,李世泰,纪晓萌,秦伟山,王富喜.  经济地理. 2019(08)
[2]全域旅游统筹下的经济共益与文化共享[J]. 张士闪.  旅游学刊. 2019(06)
[3]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一个新的增长极[J]. 燕连福.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11)
[4]内蒙古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测评[J]. 周彬,张梦瑶,钟林生,虞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4)
[5]旅游、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错位分析[J]. 吴耿安,刘巍,郑向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3)
[6]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产业驱动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 薛飏.  人文地理. 2016(05)
[7]河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研究[J]. 范红艳,薛宝琪.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4)
[8]基于空间错位的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演变分析[J]. 李凌雁,翁钢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6(02)
[9]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 翁钢民,李凌雁.  经济地理. 2016(01)
[10]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江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J]. 周叶.  江西社会科学. 2014(03)



本文编号:3592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592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f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