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生态足迹的吉林省旅游业生态效率时空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31 21:56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支柱产业,享有“朝阳产业”的美誉,其污染小、产能高的特点使其成为当前各地区发展的重点。旅游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可以增加经济收益,促进地区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在旅游管理及旅游环境能耗等方面的问题。对某一地区旅游业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不但有利于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而且有利于促进当前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本文选取吉林省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了国内外旅游生态足迹及生态效率的相关概念、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对2008-2017年吉林省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在旅游生态足迹的基础之上对2013-2017年吉林省各地市的旅游生态效率进行了时空分析,为吉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对策。本文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该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整理了旅游生态足迹及生态效率的相关理论,搭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架构,为后文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由第三章至第四章组成,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部分。该部分主要从食、住、行、游、购、娱六个部分对吉林省及各地市旅游生态足迹及生态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吉林省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分布
吉林省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VAR模型的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 王兆峰,霍菲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11)
[2]国外旅游生态效率优化与管理[J]. 姚治国. 生态学报. 2019(02)
[3]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基于生态足迹法的旅游扶贫与精准识别研究[J]. 朱万春. 生态经济. 2018(07)
[4]区域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林文凯,林璧属. 华东经济管理. 2018(06)
[5]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经济系统环境效率评价[J]. 夏艳清,李书音. 资源科学. 2017(09)
[6]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旅游生态效率的一个综述[J]. 刘军,马勇. 旅游学刊. 2017(09)
[7]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实证研究——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J]. 黄昶生,程珊珊.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08)
[8]喀斯特旅游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障碍因子分析——以桂林为例[J]. 鲍青青,刘胜峰. 中国岩溶. 2017(03)
[9]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广西沿海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 张志宏,白长虹,杨德进. 生态经济. 2017(06)
[10]区域生态效率动态评价模型的改进与实证——基于G1-TOPSIS法的研究[J]. 彭迪云,李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硕士论文
[1]区域旅游生态效率评价及空间效应分析[D]. 高凌浩.广西大学 2018
[2]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玉树市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D]. 孙嘉平.青海民族大学 2016
[3]基于旅游生态足迹的武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任前.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青岛市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评价分析[D]. 周珊.中国海洋大学 2015
[5]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潘金玉.重庆工商大学 2014
[6]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山地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孙兴湄.成都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99789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吉林省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分布
吉林省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VAR模型的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 王兆峰,霍菲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11)
[2]国外旅游生态效率优化与管理[J]. 姚治国. 生态学报. 2019(02)
[3]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基于生态足迹法的旅游扶贫与精准识别研究[J]. 朱万春. 生态经济. 2018(07)
[4]区域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林文凯,林璧属. 华东经济管理. 2018(06)
[5]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经济系统环境效率评价[J]. 夏艳清,李书音. 资源科学. 2017(09)
[6]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旅游生态效率的一个综述[J]. 刘军,马勇. 旅游学刊. 2017(09)
[7]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实证研究——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J]. 黄昶生,程珊珊.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08)
[8]喀斯特旅游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障碍因子分析——以桂林为例[J]. 鲍青青,刘胜峰. 中国岩溶. 2017(03)
[9]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广西沿海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 张志宏,白长虹,杨德进. 生态经济. 2017(06)
[10]区域生态效率动态评价模型的改进与实证——基于G1-TOPSIS法的研究[J]. 彭迪云,李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硕士论文
[1]区域旅游生态效率评价及空间效应分析[D]. 高凌浩.广西大学 2018
[2]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玉树市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D]. 孙嘉平.青海民族大学 2016
[3]基于旅游生态足迹的武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任前.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青岛市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评价分析[D]. 周珊.中国海洋大学 2015
[5]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潘金玉.重庆工商大学 2014
[6]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山地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孙兴湄.成都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99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69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