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铭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6 15:24
历来对铭文的研究多散见于文体辨析著作中,其研究多集中于铭文的渊源、界定、功用等方面,对于铭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则给予较少的关注。本文致力于从当今所存留的魏晋铭文作品进行研究,以求探索魏晋文人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世界。魏晋铭文是铭文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其文学色彩渐浓,艺术成就值得探究。本文以四个章节进行论述,构思如下:第一章是从文体发展的角度追溯铭文的起源,探究早期铭文所承载的思想,从而阐释早期铭文对魏晋铭文的影响。首先,从功用角度进行分类,铭文可以分警戒类铭文和赞颂类铭文,所以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分析铭文的伪作现象、重点追溯两类铭文出现的时间。其次,论证钟鼎铭文与礼乐制度的关系,进而探究铭文与儒家思想的联系。最后结合魏晋铭文的创作情况以及时代风尚阐释魏晋铭文在思想方面的转变。第二章结合魏晋时代背景分析魏晋铭文中的思想。魏晋这一时期的铭文较之其他文体而言,数量不多,加之内容受载体影响,篇幅较短。但是其中的思想却是深刻复杂的,既彰显出了儒家思想,又有对玄学的追求,其中避祸思想也较为浓重。魏晋铭文是魏晋文人精神世界的展现,其复杂的思想勾勒出了魏晋文人矛盾的心态。探究魏晋铭文可以看出在乱世的冲...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魏晋铭文界定
二、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魏晋铭文溯源
第一节 魏晋铭文的文体溯源
一、赞颂类铭文溯源
二、警戒类铭文溯源
第二节 以“礼乐”为主体的思想渊源
一、钟鼎铭文与礼乐
二、以铭宣儒的传统
第二章 魏晋铭文思想
第一节 儒学正统地位的彰显
一、儒家文学观的继承
二、修身立德
三、渴求兼济天下
第二节 浓重的避祸思想
一、少言以避祸
二、自卫以安身
三、安居以思危
第三节 谈玄与隐逸思想
一、清谈尚玄
二、隐逸风尚
第三章 魏晋铭文艺术特色
第一节 行文的程式化
一、博大宏丽的开篇
二、托古先贤与主旨的强调
三、铭文四言句式的定型
第二节 浮华尚虚的文风
一、从质朴走向浮华
二、从尚实走向尚虚
第三节 艺术手法的成熟
一、托物言志
二、运用典故
第四章 魏晋铭文的发展和意义
第一节 魏晋铭文的发展
一、山水铭文的承袭与新变
二、植物铭文的出现
第二节 魏晋铭文的意义
一、魏晋铭文的文学意义
二、魏晋铭文的社会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本文编号:3771211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魏晋铭文界定
二、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魏晋铭文溯源
第一节 魏晋铭文的文体溯源
一、赞颂类铭文溯源
二、警戒类铭文溯源
第二节 以“礼乐”为主体的思想渊源
一、钟鼎铭文与礼乐
二、以铭宣儒的传统
第二章 魏晋铭文思想
第一节 儒学正统地位的彰显
一、儒家文学观的继承
二、修身立德
三、渴求兼济天下
第二节 浓重的避祸思想
一、少言以避祸
二、自卫以安身
三、安居以思危
第三节 谈玄与隐逸思想
一、清谈尚玄
二、隐逸风尚
第三章 魏晋铭文艺术特色
第一节 行文的程式化
一、博大宏丽的开篇
二、托古先贤与主旨的强调
三、铭文四言句式的定型
第二节 浮华尚虚的文风
一、从质朴走向浮华
二、从尚实走向尚虚
第三节 艺术手法的成熟
一、托物言志
二、运用典故
第四章 魏晋铭文的发展和意义
第一节 魏晋铭文的发展
一、山水铭文的承袭与新变
二、植物铭文的出现
第二节 魏晋铭文的意义
一、魏晋铭文的文学意义
二、魏晋铭文的社会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本文编号:3771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77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