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感知的民宿乡村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19 10:51
在大众旅游,全民旅游的大环境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形势迅猛,已经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带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载体,正在以一种特别的地位蓬勃发展。民宿是指利用自家空余的闲置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以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生产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村生活之处所[1]。民宿让乡村旅游的游客能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融合起来,真正体会到乡村的农家生活,这种独特的乡村性使得民宿有别于正规的酒店形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暂别喧嚣的都市,来到农家,去体会这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我国民宿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城市化、商业化现象,影响到产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民宿的乡村性入手,基于游客感知,分析民宿乡村性特征。结合已有的民宿乡村性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专家对民宿乡村性的评价基础上,建立民宿环境、民宿设计、民宿经营三个一级指标和30个细化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整合分析各个指标,确定最主要的乡村性评价指标;采用IBM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群体的对乡村性指标...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民宿
1.3.2 乡村性
1.3.3 乡村旅游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因子分析
1.4.3 描述统计分析
1.4.4 调查问卷
1.5 技术路线 2.相关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研究综述
2.1.1 民宿的研究综述
2.1.2 乡村性的研究综述
2.1.3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顾客感知理论
2.2.2 顾客期望理论 3.基于乡村性的游客感知调查
3.1 问卷设计
3.1.1 设计思路
3.1.2 问卷设计过程
3.1.3 问卷设计内容
3.1.4 评价指标选择的解释
3.1.5 调查方式
3.2 信度分析
3.3 样本描述性分析
3.3.1 基本信息描述
3.3.2 参加过乡村旅游次数的分析 4.游客感知的乡村性因素与个体差异分析
4.1 乡村游客感知因素分析
4.1.1 提取因子
4.1.2 因子命名
4.1.3 因子解释
4.2 乡村性感知的群体差异分析
4.2.1 乡村性指标重要性的性别感知差异
4.2.2 乡村性指标重要性的年龄感知差异
4.2.3 乡村性指标重要性的学历感知差异
4.2.4 乡村性指标重要性的不同职业群体感知差异
4.2.5 乡村性指标重要性的不同收入群体感知差异 5.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乡村旅游地民宿乡村性发展建议
5.2.1 从政府层面
5.2.2 从民宿经营者方层面
5.3 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中的不足
5.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902571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民宿
1.3.2 乡村性
1.3.3 乡村旅游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因子分析
1.4.3 描述统计分析
1.4.4 调查问卷
1.5 技术路线 2.相关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研究综述
2.1.1 民宿的研究综述
2.1.2 乡村性的研究综述
2.1.3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顾客感知理论
2.2.2 顾客期望理论 3.基于乡村性的游客感知调查
3.1 问卷设计
3.1.1 设计思路
3.1.2 问卷设计过程
3.1.3 问卷设计内容
3.1.4 评价指标选择的解释
3.1.5 调查方式
3.2 信度分析
3.3 样本描述性分析
3.3.1 基本信息描述
3.3.2 参加过乡村旅游次数的分析 4.游客感知的乡村性因素与个体差异分析
4.1 乡村游客感知因素分析
4.1.1 提取因子
4.1.2 因子命名
4.1.3 因子解释
4.2 乡村性感知的群体差异分析
4.2.1 乡村性指标重要性的性别感知差异
4.2.2 乡村性指标重要性的年龄感知差异
4.2.3 乡村性指标重要性的学历感知差异
4.2.4 乡村性指标重要性的不同职业群体感知差异
4.2.5 乡村性指标重要性的不同收入群体感知差异 5.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乡村旅游地民宿乡村性发展建议
5.2.1 从政府层面
5.2.2 从民宿经营者方层面
5.3 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中的不足
5.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902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90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