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舆论具有强大的发酵作用。如今,港澳台地区的旅游安全管理工作面临复杂的舆情环境。如何善用网络舆情,增加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管理的及时性、透明性和有效性,以及如何怎样有效处置网络舆情可能导致的旅游市场影响,是大陆旅游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从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的网络评论视角入手,为大陆与港澳台旅游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资料,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法,提炼出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的网络评论维度,深入挖掘港澳台民众的网络评论维度的差异。并进一步系统识别影响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内容的因素,采用最优尺度分析方法,将关联因素与评论维度投射至同一平面,直观反映它们的关联关系、影响的强弱程度等,以期明确三地存在的区别,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评论维度的范围层面,从整体来看,香港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的关注范围最为广泛,台湾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的关注范围居次,澳门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的关注范围最窄。从局部来看,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旅游攻略网站的评论维度最丰富,台湾地区社交网站的评论维度最丰富。2.在评论的聚焦重点层面,澳门四大类型网站的评论重点相似度最高,台湾四个类型网站的评论重点相似度最低,香港地区则居中。这表明澳门四大类型网站的评论方向比较类似,台湾四大类型网站的评论方向比较个性化。3.在评论的情感色彩层面,澳门地区评论的正面色彩最为强烈,台湾地区评论的正面色彩居次,香港地区评论的正面色彩较淡,负面色彩偏浓。4.在关联因素层面,游客身份和网站类型是影响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的重要因素。港澳台三个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游客身份、非游客身份、不同网站类型因素与相应评论维度存在不同强弱的关联关系。
【关键词】:大陆 港澳台 旅游安全 网络评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引言7-13
- 1.1 选题来源7-8
- 1.1.1 港澳台赴大陆旅游人数整体呈现下降态势7
- 1.1.2 两岸四地安全关系存在紧张因素7-8
- 1.1.3 港澳台地区的网络舆情环境复杂8
- 1.1.4 旅游政策环境的支持8
- 1.2 研究意义8-9
- 1.2.1 有利于深度解构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的评论维度8-9
- 1.2.2 有利于维护大陆旅游业的安全形象9
- 1.2.3 有利于深入拓展港澳台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9
- 1.2.4 有利于分地区开展针对性强的旅游安全管理优化工作9
- 1.3 研究方法9-10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0-13
- 1.4.1 研究内容10-12
- 1.4.2 技术路线12-13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13-16
- 2.1 旅游领域的网络评论研究动态13-14
- 2.1.1 国外研究动态13-14
- 2.1.2 国内研究动态14
- 2.2 涉港、涉澳、涉台旅游研究动态14-16
- 第3章 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维度的比较研究16-54
-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6-17
- 3.1.1 数据来源16-17
- 3.1.2 研究方法17
- 3.2 香港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维度研究17-28
- 3.2.1 香港新闻网站对大陆旅游安全的评论维度研究17-20
- 3.2.2 香港旅游攻略网站对大陆旅游安全的评论维度研究20-23
- 3.2.3 香港社交网站对大陆旅游安全的评论维度研究23-25
- 3.2.4 香港论坛网站对大陆旅游安全的评论维度研究25-28
- 3.3 澳门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维度研究28-38
- 3.3.1 澳门新闻网站对大陆旅游安全的评论维度研究28-30
- 3.3.2 澳门旅游攻略网站对大陆旅游安全的评论维度研究30-33
- 3.3.3 澳门旅游攻略网站对大陆旅游安全的评论维度研究33-35
- 3.3.4 澳门论坛网站对大陆旅游安全的评论维度研究35-38
- 3.4 台湾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维度研究38-50
- 3.4.1 台湾新闻网站对大陆旅游安全的评论维度研究38-41
- 3.4.2 台湾旅游攻略网站对大陆旅游安全的评论维度研究41-44
- 3.4.3 台湾社交网站对大陆旅游安全的评论维度研究44-47
- 3.4.4 台湾论坛网站对大陆旅游安全的评论维度研究47-50
- 3.5 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维度的比较研究50-54
- 第4章 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关联因素的比较研究54-63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54-55
- 4.1.1 数据来源54
- 4.1.2 研究方法54-55
- 4.2 香港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的关联因素研究55-56
- 4.3 澳门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的关联因素研究56-58
- 4.4 台湾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的关联因素研究58-60
- 4.5 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关联因素的比较研究60-63
- 第5章 大陆与港澳台旅游安全管理的优化对策研究63-67
- 5.1 大陆与香港旅游安全管理的优化对策研究63-64
- 5.2 大陆与澳门旅游安全管理的优化对策研究64-65
- 5.3 大陆与台湾旅游安全管理的优化对策研究65-67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67-69
- 6.1 研究结论67
- 6.2 可能的创新之处67-68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3
- 致谢73-74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向敏,卢昌崇;论我国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张秋芬;旅游安全隐患及其保障体系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郑向敏,宋伟;国内旅游安全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5年05期
4 张进福;;建立旅游安全救援系统的构想[J];旅游学刊;2006年06期
5 张捷雷;;浙江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7年08期
6 郑向敏;范向丽;;女性旅游安全研究进展与启示[J];人文地理;2008年03期
7 郑向敏;高玲;;国内近年关于旅游安全研究的综述与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化国君;刘兴;周江莲;;浅谈旅游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09年18期
9 ;首届中国旅游安全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彦龙;;浅论我国旅游区的旅游安全问题[J];焦作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益锋;;旅游安全的政府管理政策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张向阳;;旅游安全管理与法规责任建设[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程新造;;旅游安全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韩如冰;苗金明;黄习兵;;旅游安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探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弘扬安全文化 狠抓旅游安全 促进山西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A];2007年“山西省安全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江;旅游安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吴婷婷;旅游安全救助金再撑“保护伞”[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张辉;哈尔滨:坚持防救并举确保三个到位[N];中国旅游报;2007年
4 记者 蓝云;旅游安全“双百”专项整治启动[N];福建日报;2006年
5 史言工;防救并举保证夏季旅游安全[N];哈尔滨日报;2007年
6 来玉良;市长提醒学生暑假旅游注意安全[N];黑龙江日报;2007年
7 ;未雨绸缪:全省旅游安全工作部署到位[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8 沙朝群;州旅游局认真抓好旅游安全工作[N];楚雄日报(汉);2008年
9 记者 高洁;确保国庆长假旅游安全[N];临汾日报;2008年
10 冯嘉铭;我市部署“两会”、春节期间旅游安全工作[N];太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玲;旅游安全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向丽;我国女性旅游安全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2 徐立东;基于血吸虫病预防的鄱阳湖湿地旅游安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邓可赞;广东旅游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4 沈阳;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的比较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5 王蔚;旅游安全感知对老年人旅游意向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6 朱红新;旅游安全及其管理体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张进福;旅游安全理论与实践——福建省个案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01年
8 王晶晶;旅游安全感知对赴台旅游意向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9 朴草娥;来华韩国游客旅游安全与国家形象感知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元海燕;中国旅游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港澳台民众对大陆旅游安全网络评论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43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