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视角的森林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本文关键词:旅游视角的森林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摘要】:文章从旅游视角对森林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专家咨询法提出了44项初级评价指标,应用重要度评价法有效遴选了21项评价指标,采用SD法制定了科学易行的评价尺度,最终以AHP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值,得出了一套科学合理、可执行度高的森林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评价 指标体系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引言森林公园的设立具有景观资源保存与保护、资源环境考察与研究、旅游观光可持续发展的三重意义及作用,1982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是我国政府对景观、生态及旅游三方面高度认知的标志事件。“十八大”报告的生态文明建设部分着重要强调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的有机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兴国;大通国家级森林公园获批准[J];中国土族;2001年04期
2 陈科东;谈森林公园开发中的保护[J];广西林业;2002年03期
3 彭进;;拥抱绿色 回归自然 美丽的苏峪口期待您 国家级森林公园[J];宁夏画报;2003年05期
4 赵临龙;以鸡心岭国心森林公园打造安康旅游品牌[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5 赵瑞香;山西省直林区建设森林公园之我见[J];山西林业;2004年04期
6 宋焱,徐颂军;广东省森林公园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J];热带地理;2005年02期
7 崔广显;请到青龙山森林公园来 [J];河南国土资源;2005年09期
8 罗明春;罗军;钟永德;王国勋;;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特征比较[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于伟荪;;论森林公园是林业承担“双属性”使命的重要载体[J];中国林业产业;2005年01期
10 孙静;黑龙江省森林公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于尧;;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2 陈贵松;陈建成;;森林公园与社区和谐发展机制探究[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3 刘凯昌;;森林公园发展的思考[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黄凯;李静;;北宫森林公园门票价格浅析[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3 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5 倪柏春;李洪杰;张志环;;提高我市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功能的探讨[A];伊春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伊春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朱政财;侯碧清;彭锋;;太寺森林公园生态功能区景观评价与建设对策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郑本兴;;高山冰川区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以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为例[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8 王璐;汤鹏;王泳汀;;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与开发分析——以江苏吴江桃源森林公园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环境规划)[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建中;近百家森林公园异彩纷呈[N];中国环境报;2003年
2 郜磊 龙琳;山水着意碧无限[N];安徽日报;2006年
3 董双兵;保护理念下的森林公园游憩方式创新设计(上)[N];中国旅游报;2007年
4 董双兵;保护理念下的森林公园游憩方式创新设计(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记者 王娜;去年全国森林公园接待旅游者两亿人次[N];中国特产报;2007年
6 董峻;我国新增3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N];华东旅游报;2007年
7 记者 时玉田;森林公园如何巧打“旅游牌”[N];莱芜日报;2006年
8 万承永;南昌新增兴农沙漠生态森林公园[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9 高保生;去年全国森林公园接待游客2亿人次[N];人民日报;2007年
10 梅广;限制客流还需尊重公众话语权[N];人民法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贵松;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王慧琴;国家级森林公园投资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健华;森林公园游客违章行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4 雷莹;森林公园的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价值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蕴娟;我国森林公园体验设计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管露露;城市森林公园游憩林及其游憩者行为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3 黄鹤;哈尔滨市域范围内森林公园的布局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黄晶;森林公园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王慧琴;森林公园旅游形象建设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6 高春亮;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邓高松;森林公园游客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傅晶;黑龙江省森林公园产业化经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9 陈丽军;国家级森林公园质量等级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叶萍;旅游体验视域下城市森林公园的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16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91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