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动力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紧紧抓住"县域旅游发展模式"这一主线,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五个颇具代表性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进而从发展动力角度总结得出政府主导型、市场驱动型、投资驱动型、事件驱动型和资源驱动型五大发展模式以及它们各自的适用条件,为以后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县域旅游 发展模式 动力机制
【分类号】:F590
【正文快照】: 一、县域旅游经济一般来说,县域经济是集第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经济综合体,但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容易形成以某一产业为主体的特色经济。例如,针对第一、二产业相对薄弱却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县域,就能采用以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鲁芳;路径依赖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鲁芳;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以杭州地区二县市(淳安县、临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长辉;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政府主导式发展[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年
2 余凤龙;制度变迁的旅游发展效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3 罗文斌;论旅游开发中的县际冲突与协调[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娟,焦华富;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旅游规划的若干思考——以安徽庐江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2期
2 严清华,刘穷志;略论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J];经济学家;2001年02期
3 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经济研究;1994年05期
4 戴斌;旅游中的经济现象与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活动——论旅游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J];旅游学刊;2001年04期
5 贾生华,邬爱其;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对策[J];旅游学刊;2002年04期
6 郭鲁芳;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以杭州地区二县市(淳安县、临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4年02期
7 杨德才;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及绩效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张培;刘婧;;对我国县域旅游业定位的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许振晓;王国新;;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剖析——对杭州三县(市)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5年06期
10 王f^;;区位选择:以城市旅游中心地为依托的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实证分析——桂林案例[J];社会科学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霄;肖智磊;;经济欠发达与发达地区县域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河南栾川和江苏常熟为例[J];江苏商论;2007年10期
2 伍鹏;;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模式初探——以舟山蚂蚁岛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为例的实证分析[J];渔业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3 王静;徐继填;;安徽岳西县“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孙新;周灿芳;雷百战;严霞;黄薇妮;;南沙发展滨海都市型休闲农业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5 管婧婧;;旅游经济优区人力资源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杭州实践的探讨[J];旅游论坛;2008年05期
6 刘春燕;;桂林市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理性思考[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7 潘黎韵;房yN婷;;成都市温江区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13期
8 屠纯国;;永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今日科苑;2009年14期
9 张建萍;吴亚东;;体验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J];社会科学家;2009年12期
10 王克婴;;博物馆之都:天津创意城市建设的模式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天元;;我国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模式探讨[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2 张文建;徐露农;;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与发展模式述评[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3 王依欣;;当前我国“渔家乐”发展模式选择——以浙江省嵊泗县“渔家乐”产业发展为例[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赵娇;;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宋仪艳;;增长极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宁镇扬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探讨[A];2007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茜;刘琦;;构建陕西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发展陕西旅游业[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7 孙向军;史东杰;夏艳洁;邵胜男;梁拥军;;我国休闲渔业发展思路及北京市休闲渔业发展模式探究[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9 薛熙明;;国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对中国之借鉴[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张清正;陈斐;;基于生态角度下鄱阳湖区旅游产业发展与创新[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丹;黄果树瀑布经营应发展“综合”模式[N];贵阳日报;2005年
2 记者 崔立勇;北京的山沟沟成了聚宝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本报通讯员 李永利;榆林沿黄旅游应采取“6+2”发展模式[N];榆林日报;2010年
4 李荣祥;浅析我州乡村旅游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8年
5 张明灿;“一体两翼”发展模式让河南旅游振翅高飞[N];中国旅游报;2008年
6 陈昌年;对掀起黄山旅游发展第三次高潮的启迪[N];黄山日报;2007年
7 ;上海锦旅发展之路:快乐发展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9年
8 省乡镇企业局 陈明;深挖原生文化 选择发展模式[N];湖南科技报;2007年
9 甘肃康辉兰州塞纳河文化传播公司 龚羽飞;旅游商品发展模式探析[N];中国旅游报;2010年
10 沈宫石;创新发展模式 做强动漫产业[N];安徽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金丽;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李淼焱;中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柯健;香格里拉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多样性及发展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马春野;基于协同动力机制理论的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王新祝;水电旅游城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温润;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沛;我国主题公园发展转换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于倩;论城市会展旅游发展一般模式[D];山东大学;2008年
3 易筱青;湘绣产业的市场化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沈小芳;都市社区旅游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5 张英;大连会展旅游发展之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颜庭干;基于循环经济的江苏沿江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唐官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徐露农;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温芳;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彭雯;武汉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34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93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