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立体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7-10-09 11:17

  本文关键词:立体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教育 旅游专业 人才培养 人文素养 职业素养


【摘要】:目前,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在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中,中高端管理人才缺乏,基层操作人员流动性大。因此,在高职教育过程中,除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更应注重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注重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积蓄充足的发展动力。现对"点、线、面、块"系统集成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探索,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就业能力,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
【作者单位】: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教育 旅游专业 人才培养 人文素养 职业素养
【基金】:2014年度辽宁省青年教育科研骨干专项(高等教育)重点课题(JGZXQEA018)
【分类号】:F590-4;G712
【正文快照】: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之一,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植和鼓励发展的产业。旅游行业的发展既符合环境保护、调节产业结构的产业发展战略,又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2015年,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率达到了10.1%,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吕正东;简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9期

3 屈中正;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全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J];湖南林业;2005年04期

4 栾庆国;;浅论高职院校基于学生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朱吉顶;范国辉;;“4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24期

6 秦克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运行的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3期

7 郑文昭;;“1.5+1.5”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2010年05期

8 战欧;;新经济是人才培养的决定因素[J];吉林教育;2004年12期

9 吕亚平;校企合作,加快实用型人才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1期

10 谢明荣,李万木,赵玲,于永春;高职应采用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远国;;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卢晓春;李明惠;胡昌送;;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徐水;焦锏;侯俐;;关于我国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方案设计的思考[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6 黄玉芬;段宏毅;;高职《速录》专业“三个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曾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再认识[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宋志生;时锦雯;;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9 祝益军;倪冬;叶翔;;浅谈数控厂的人才培养[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赵善庆;;政校企行在人才培养中的结合和对接[A];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江尧瑞;抓住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N];光明日报;2014年

2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刘敏 通讯员 张振亚;徐州工职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N];徐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康磊 通讯员 朱国辉;将人才培养嵌入企业“生态链”[N];长春日报;2010年

5 仲辉 柬林 赵s,

本文编号:999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999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