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企业并购的品牌整合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4 21:07

  本文关键词:企业并购的品牌整合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0年

企业并购的品牌整合机制研究

张晋筠  

【摘要】: 自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已经掀起了五次大的并购浪潮,我国并购活动也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逐渐蓬勃发展。当前,企业通过并购,实施经营性扩张,实现规模经营,已成为跨国公司和中外企业家的共识。 根据目前大量的企业动机理论,企业并购确实可以为企业带来各种正效应,比如协同效应、降低交易费用、规模经济。在现实中确实有企业在并购中获利,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从中外企业并购的结果来看,至少50%以上的企业并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①,企业业务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企业的经营业绩持续下降。本文的目的正是在于解释带来并购效应差异的原因,以此对企业并购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之前的解释,认为企业并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整合缺失,因此对于并购的研究多集中于并购后业务战略管理整合、人力资源管理整合、财务管理整合等方面的研究。而本文从品牌经济学这一全新学科的角度来探索并购效应差异的原因-运用品牌经济学原理,论述造成并购效应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并购后品牌信用度的变化,而品牌信用度的变化又是由并购后品牌管理整合策略所决定的。在对品牌管理整合方式进行划分的基础上,探讨每种品牌整合方式给并购后品牌信用度带来的影响变化,得出每种品牌整合方式的适用条件,从而最终得出企业并购时所应采取的品牌管理整合策略。 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言,由看到的事实-并购效应差异出发,提出问题,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及创新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在总结已有的并购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对已有的品牌整合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划分类型。第三、四、五章针对每种品牌整合机制进行分析,并得出一般的适用条件。第六章为案例分析,第七章为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73.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章 导论8-11
  • 1.1 看到的事实8
  • 1.2 问题的提出8-9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9
  • 1.4 概念界定9-11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1-33
  • 2.1 关于并购的动机11-18
  • 2.2 企业并购与品牌信用度18-21
  • 2.3 关于并购的品牌整合21-33
  • 第三章 联合品牌整合机制分析33-39
  • 3.1 联合品牌耦合机制模型33-37
  • 3.2 联合品牌策略适用条件37-39
  • 第四章 担保品牌整合机制分析39-42
  • 4.1 担保品牌模型39-41
  • 4.2 担保品牌策略的适用条件41-42
  • 第五章 其它品牌整合机制分析42-50
  • 5.1 统一品牌策略分析42-44
  • 5.2 产品品牌策略分析44
  • 5.3 品牌整合策略适用条件总结44-50
  • 第六章 案例分析-联想收购IBM PC50-65
  • 6.1 联想品牌信用度分析(1985年至2004年)51-61
  • 6.2 联想并购IBM PC品牌整合分析61-65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65-66
  • 7.1 全文总结65
  • 7.2 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69
  • 致谢69-7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刚;;品牌整合时机方略[J];品牌;2005年12期

    2 李艾洋;;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3 崔瑾;;关于企业并购动因几点分析[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4 周才胜;;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与管理探究[J];会计师;2011年09期

    5 Charles Tilley;;并购的四个前提[J];竞争力;2009年12期

    6 曹培;;对企业并购动机的简要评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7 李梅泉;;国内外企业并购研究文献综述[J];时代金融;2011年17期

    8 赵婷钰;王晓春;;浅析企业并购中的风险成因与控制[J];中国商贸;2011年24期

    9 蔡文杰;;企业并购中财务问题的探讨[J];金融经济;2005年06期

    10 耿云江;王琦;;企业并购中融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琚蕾;;我国快递企业并购问题浅析[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品牌整合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A];2010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1年

    3 俞海燕;;法律为企业并购保驾护航[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万倩雯;陈炜;;基于竞争力的企业并购类生物模拟[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陈雪;;浅析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趋势[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中国民营企业并购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4(2006-2007)[C];2007年

    7 郭政;季丹;;基于先进质量文化引导的企业并购[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8 林子铭;罗胜文;管金富;苏雅惠;何靖远;;企业并购后信息整合策略之个案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刘艳;;企业并购后的信任机制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秀兰;张旭;;企业并购绩效实证分析[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川文;[N];中国工商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郭玉志;[N];中国企业报;2009年

    3 曲宏政;[N];中国改革报;2000年

    4 实习记者 徐畅;[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 尹家绪;[N];学习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温娜;[N];财会信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苗燕;[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华中科技大学 鲁耀斌 杜生鸣;[N];人民日报;2009年

    9 华中科技大学 鲁耀斌 杜生鸣;[N];中国能源报;2009年

    10 记者 田晶;[N];中国企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梅;企业并购后的知识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谢学军;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与知识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韩鹰东;战略驱动型企业并购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尹红婷;企业并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李铁瑛;中国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吴进良;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徐祥华;企业并购机制与政策论[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8 史红燕;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郭冰;企业并购中的组织学习效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李江;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崇阳;企业并购后的品牌整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晋筠;企业并购的品牌整合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珉;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行为分析及其定位[D];湘潭大学;2001年

    4 魏文美;企业并购的经济学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5 李刚;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诺;企业并购中的国家安全审查[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可;企业并购的效率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郑浩昊;我国企业并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聂荣杰;企业并购与金融支持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10 胡晓;企业并购与文化整合——由一个案例引起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本文关键词:企业并购的品牌整合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0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40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6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