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的管理层舞弊揭示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的管理层舞弊揭示之研究
【摘要】:财务舞弊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问题。从国外的安然、世界通信到国内的浙江海纳、中捷股份,一次次的舞弊案件说明现行审计模式在揭示管理层舞弊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由注册会计师揭示出来的舞弊案例并不多见。这是因为注册会计师能够真正承担起揭示舞弊的“历史责任”的根本前提是,审计准则所确立的审计模式本身对揭示舞弊是有效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任何层次的委托代理问题都可能增加审计风险,干扰审计意见,导致审计失败,并且越是高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造成的影响越大,而这正是传统审计模式所疏于关注的。因此用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来应对日益严重的管理层舞弊现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治理导向审计模式即是以“治理”作为审计工作的目标导向,以对公司外部和内部治理机制全面而深入的评估为基础,按公司的治理水平确定审计风险和具体审计程序的一种审计形式。然而大部分学者只把它应用于内部审计,却忽视了它在民间审计,特别是对管理层舞弊的民间审计中的作用。本文试图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对发生管理层舞弊的企业进行治理状况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有利于判别管理层舞弊的模型。这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以实证模型来帮助注册会计师识别和判断发生管理层舞弊的概率,为注册会计师如何揭示管理层舞弊提供借鉴与参考;在另一方面,有利于遏制管理层舞弊的发生,企业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本论文以规范分析为主,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并选取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对文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文章的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引言。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相关研究回顾。综述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与财务报表审计关系的文献,介绍前人对治理机制与管理层舞弊的相关性分析,概括注册会计师对揭示舞弊的责任,总结归纳现有的舞弊识别方法。 第三章,治理导向模式对财务报表审计模式的拓展。本章主要是对财务报表审计中引入治理导向模式的理念进行分析。指出注册会计师对揭示舞弊的责任,分析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等传统审计模式在揭示管理层舞弊上失效的原因,从而引出治理导向模式的内涵及其在管理层舞弊控制上的作用。 第四章,治理状况分析的实证研究——管理层舞弊判别模型的构建。本章基于公司的治理状况,提出一个以公司治理指标为变量的管理层舞弊判别模型。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程度、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产品竞争力、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前二至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董事会人数、董事会人数的倒数、董事会人数的自然对数、监事会人数的自然对数和监事会平均持股比例。根据这个模型,审计人员便可以判断出该公司发生管理层舞弊的概率,确认其治理水平,进而识别审计重点。 第五章,治理导向审计的运用——以东盛科技为例。本章通过对东盛科技治理状况的剖析,阐明治理导向模式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注册会计师揭示管理层舞弊,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引入治理导向模式,提出了有利于判别管理层舞弊概率的实证模型,把治理导向审计模式和管理层舞弊的揭示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财务报表审计 治理导向审计模式 管理层舞弊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39.4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引言11-16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 第二节 概念界定12-14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思路14-16
-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16-24
- 第一节 关于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审计关系的综述16-18
- 第二节 治理机制与管理层舞弊相关性的综述18-20
- 第三节 关于财务报表审计揭示舞弊责任的综述20-21
- 第四节 关于舞弊揭示模型的综述21-24
- 第三章 治理导向模式对财务报表审计模式的拓展24-38
-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揭示管理层舞弊的责任24-25
- 第二节 应对管理层舞弊的审计模式的变迁路径25-30
- 一、账项基础审计及其缺陷25-26
- 二、制度基础审计及其缺陷26
- 三、风险导向审计及其缺陷26-30
- 第三节 治理导向模式揭示管理层舞弊的机理分析30-38
- 一、理论基础——受托经济责任观30-31
- 二、治理导向模式的内涵31-34
- 三、财务报表审计与治理导向模式的契合点34-38
- 第四章 治理状况分析的实证研究38-52
- 第一节 研究假设38-42
- 第二节 变量定义与样本选择42-44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44-51
- 一、描述性统计44-46
- 二、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46-48
- 三、Logistic回归分析48-51
-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论51-52
- 第五章 治理状况分析的运用——以东盛科技为例52-55
- 第一节 东盛科技案情概述52-53
- 第二节 东盛科技治理状况分析53-55
- 一、外部治理分析53
- 二、内部治理分析53-54
- 三、管理层舞弊概率判别54-55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59-61
- 后记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盛纹;王泽霞;;注册会计师的管理舞弊审计责任[J];当代财经;2007年03期
2 张翼;马光;;法律、公司治理与公司丑闻[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3 陈毓圭;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J];会计研究;2004年02期
4 王泽霞;论风险导向审计发展创新——管理舞弊导向审计[J];会计研究;2004年12期
5 叶雪芳;;基于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02期
6 赵德武;马永强;;管理层舞弊、审计失败与审计模式重构——论治理系统基础审计[J];会计研究;2006年04期
7 朱锦余;高善生;;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及其防范与监管——基于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处罚公告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7年11期
8 蔡春;杨晓磊;刘更新;;关于构建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9年02期
9 梁杰,王璇,李进中;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舞弊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06期
10 刘学华;罗福凯;;上市公司年报舞弊实证研究:来自公司治理的解释[J];山东经济;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黎仁华;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车宣呈;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忠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柳瑗;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识别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年
3 陈s,
本文编号:1049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04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