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意见、信息披露质量对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7 20:49
本文关键词:审计意见、信息披露质量对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
【摘要】:在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经济社会中,经济主体之间需要彼此信任和沟通,这种信任和沟通需要信息、的支持。然而,由于委托-代理产生的信启、不对称,使得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显得更加的重要。 审计作为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鉴证的一种机制,在与经济主体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审计意见,作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结果最为集中的表达,是可以表明会计质量的书面文件,因此不同审计意见可能对有关经济主体的决策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根据我国《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凡影响股东、债权人或潜在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目前和将来做出理性判断的、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信息,都应按照规范的标准公之于众。它是解决会计信息、需求者与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工具,影响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近年来,随着银行这一经济主体逐渐拥有了对贷款利率浮动的自主权,银行利率逐步走上了健康合理的市场化道路。但银行作为借款企业的远距离相关者,与股东相比,在监督控制企业的时候会更加间接,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自然存在。正如企业的财务信息是很重要的一个信息载体,但是银行只能够对其进行间接的观察和监督,难以把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因此,由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审核,出具审计意见,为财务信息真实可靠性提供保证,将是银行在贷款决策过程中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信息披露机制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资本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将有利于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从而减少市场经济主体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特别是由独立、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评级机构或相关组织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展开“质”“量”结合的全面考察,综合考核后得出的评价结果有助于债权人更全面的了解借款企业内部真实情况,降低与企业的信启、不对称,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信贷决策。 所以,银行为了降低与借款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自己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就必须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审计信息以及信息披露质量等相关信息做出科学的辨识和运用。然而,在现实中,审计意见在银行贷款决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多大,尤其是对银行贷款利率的决定是否有着显著影响?借款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是否能够带来借款利率的降低,减少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在不同信息、披露质量的前提下,审计意见对银行的贷款利率的作用是否会有所差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审计意见、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还特别针对了不同信息披露质量的情况,考察了审计意见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作用是否会受到影响。这对于丰富审计意见信息含量,提高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考察银行贷款利率与借款企业的审计意见和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 (1)审计意见与银行短期贷款利率呈正相关关系,即,出具非标意见的借款公司的短期银行贷款利率会较高。这说明审计意见作为审计工作最终成果的展示,在银行贷款利率决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信号传递功能。 (2)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与银行贷款利率没有直接的显著统计关系,但是在信息披露质量高低不同的情况下,审计意见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作用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如在信启、披露质量低时,银行和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高,审计意见与银行长期贷款利率成正相关关系,若为非标审计意见,银行长期利率会较高。也就是说,此时审计意见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作用会加强,银行会更重视审计意见的作用。 (3)回归数据同时也显示了,相关的财务指标控制变量例如DEBTRT(资产负债率),CASHCD (经营现金负债比)、TURNTA(总资产周转率)以及公司治理指标,如LNTOAT(规模占款)和RECUA(大股东占款)等都和银行贷款利率存在“相关且合理的”关系。 本文大致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引出了文章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简要阐述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并提出了预期创新之处。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分别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审计意见、信息披露质量和银行贷款利率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对各部分进行了总结和归类。 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在对一些基本理论进行导出和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审计意见、信息披露质量和银行贷款利率的关系,并由此引出了文章的三个基本假设。 第四章是研究设计部分,包括变量和模型的建立,并设计出研究方案。 第五章是实证结果,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文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模型回归分析相结合方法,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一定经济意义解释。 第六章是文章最后一个部分,在前面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文章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文章的贡献与局限性。 本文的贡献: (1)从理论上丰富了审计意见、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贷款利率相关性的文献,特别是考察了在不同信息披露质量的情况下,审计意见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作用是否会受到影响,这为今后进一步拓宽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2)从现实意义上,以债权债务关系为研究视角,为提高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重视经审计的会计报表、要求企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一定经验依据。 本文的局限性: (1)本文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样本量还是偏小,样本筛选上也做了较多极端值处理。根据前人研究的成果,本文采取按照某一标准将总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的划分方法可能并不十分科学,还有待进一步思考。 (2)在对信息披露质量高低的界定和衡量上,本文采用的评级结果仅仅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这只是信息披露程度的某些方面,无法全部代表。这也是以后可以进一步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审计意见 信息披露质量 银行贷款利率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39.4;F832.4;F224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2
- 1. 导论12-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2 研究方法14-15
- 1.2.1 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14-15
- 1.2.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15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15-17
- 1.4 预期创新17-18
- 2. 文献综述18-30
- 2.1 国外有关审计意见、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贷款利率关系的文献综述18-24
- 2.1.1 运用实验法研究审计意见信息含量18-21
- 2.1.2 运用问卷法和多元回归法研究审计意见信息含量21-22
- 2.1.3 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成本关系的研究22-24
- 2.2 国内有关审计意见、信息披露质量和银行贷款利率关系的文献综述24-28
- 2.2.1 基于债权债务角度研究审计意见信息含量24-27
- 2.2.2 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成本关系的研究27-28
- 2.3 小结28-30
- 3. 理论基础和假设提出30-44
- 3.1 理论基础30-33
- 3.1.1 信号传递理论与相关分析30-31
- 3.1.2 委托代理理论与相关分析31-33
- 3.2 基本概念界定和研究维度33-39
- 3.2.1 审计的概念界定33
- 3.2.2 审计意见的概念界定33-36
- 3.2.3 贷款利率的概念界定36-38
- 3.2.4 信息披露质量的概念界定38-39
- 3.3 审计意见与银行贷款利率决策的相关性分析39-40
- 3.4 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贷款利率决策的相关性分析40-41
- 3.5 假设提出41-44
- 4. 实证研究设计44-47
- 4.1 变量说明44-46
- 4.1.1 被解释变量44-45
- 4.1.2 解释变量45
- 4.1.3 控制变量45-46
- 4.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46
- 4.3 实证研究模型46-47
- 5. 实证分析47-57
- 5.1 描述性统计47-50
- 5.1.1 银行贷款利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47-48
- 5.1.2 对短期、长期贷款利率模型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48-50
- 5.2 相关性分析50-51
- 5.3 回归结果分析51-55
- 5.3.1 审计意见、信息披露质量对贷款利率影响的回归分析51-54
- 5.3.2 进一步分析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54-55
- 5.4 稳健性测试55-57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57-61
- 6.1 研究结论57-58
- 6.2 政策建议58-59
- 6.3 本文贡献及局限性59-61
- 6.3.1 本文的贡献59
- 6.3.2 本文的局限性59-61
- 参考文献61-64
- 后记64-66
- 致谢66-68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利军;;审计意见对银行信贷决策中的价值——基于债务资本研究的角度[J];改革与开放;2010年02期
2 胡奕明;谢诗蕾;;银行监督效应与贷款定价——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5期
3 陆正飞;祝继高;孙便霞;;盈余管理、会计信息与银行债务契约[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4 吕惠聪;;大股东控制、审计监督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深圳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06年22期
5 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6 孙铮,刘凤委,李增泉;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7 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8 肖泽忠;邹宏;;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和股权融资偏好[J];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9 夏立军,杨海斌;从审计意见看审计质量——上市公司2000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意见实证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10期
10 杨臻黛;李若山;;审计意见的决策有用性:来自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官的实验证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年12期
,本文编号:1050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05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