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审计环境视角下审计风险的收费补偿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10:28

  本文关键词:审计环境视角下审计风险的收费补偿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审计收费 审计风险 收费补偿 审计环境


【摘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理念,是审计的实施要以评估风险为切入点,将对审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为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审计风险的天然存在性,会产生一定的审计风险成本,基于资本保全理论,审计风险成本的转移会为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一定的收费补偿。本文基于我国审计市场的实际状况,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的收费补偿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审计收费时有没有关注审计风险以及关注的程度,进而反映我国审计市场的效率。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审计风险以及审计收费理论,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审计收费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和提高监管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本文针对审计风险的收费补偿问题,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相关研究:第 在论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审计风险收费补偿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及保险理论,分析审计的价值;然后通过分析审计风险成本的动因及转移机制,总结出审计风险成本需要在审计收费中得到补偿,以实现资本保全;第三,分析了审计环境对于审计的重要性,基于审计环境的宏观与微观分类,阐述了审计风险的分类;第四,结合理论分析与我国审计市场的现实状况分析,从审计环境的视角提出了审计风险收费补偿的理论假设,设置了相应的研究变量;第五,在收集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8年~2010年资料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审计风险收费补偿问题。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基于审计环境,拓展了审计风险的概念,将宏观审计环境和微观审计环境产生的审计风险纳入到风险分析框架。审计风险的收费补偿=f(宏观审计环境审计风险,微观审计环境审计风险)。第二,审计风险的产生来源于审计环境,通过审计环境来寻找审计风险的踪迹。根据拓展的宏观审计环境风险与微观审计环境风险,设计完整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企业的审计风险。 通过实证结果分析表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审计收费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审计风险的影响,需要通过制度和监管方式进一步完善审计收费机制。
【关键词】:审计收费 审计风险 收费补偿 审计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39.4;F2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研究框架和方法9-10
  • 1.2.1 研究框架9-10
  • 1.2.2 研究方法10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10-13
  • 1.3.1 审计收费10-11
  • 1.3.2 审计风险11
  • 1.3.3 审计环境11-13
  • 1.4 论文创新之处13-15
  • 第2章 文献述评15-20
  • 2.1 审计风险与审计收费研究现状15-19
  • 2.1.1 审计市场的宏观环境与审计收费15-16
  • 2.1.2 审计客户与审计收费16-18
  • 2.1.3 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收费18-19
  • 2.2 相关述评19-20
  • 第3章 审计风险收费补偿的理论前提20-25
  • 3.1 审计收费产生的相关理论基础20-23
  • 3.1.1 审计的价值分析20-22
  • 3.1.2 审计收费的构成22-23
  • 3.2 审计风险成本的基本分析23-24
  • 3.2.1 审计风险成本的概念及动因23
  • 3.2.2 审计风险成本转移的理论依据:收费补偿的源泉23-24
  • 3.3 审计风险的收费补偿的理论分析:资本保全理论的支撑24-25
  • 第4章 审计风险的收费补偿研究假设:审计环境视角25-40
  • 4.1 宏观审计环境形成的审计风险的收费补偿研究25-29
  • 4.1.1 政治环境的审计收费补偿假设26
  • 4.1.2 经济环境的审计收费补偿假设26-28
  • 4.1.3 行业环境的审计收费补偿假设28-29
  • 4.1.4 法律环境的审计收费补偿研究29
  • 4.2 微观审计环境形成的审计风险的收费补偿研究29-40
  • 4.2.1 审计客体环境形成的审计风险的收费补偿假设29-37
  • 4.2.2 审计主体环境形成的审计风险的收费补偿研究37-40
  • 第5章 审计环境视角下审计风险的收费补偿的实证分析40-49
  • 5.1 实证研究设计40-42
  • 5.1.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40
  • 5.1.2 变量定义40-42
  • 5.1.3 模型的建立42
  •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42-49
  • 5.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42-45
  • 5.2.2 各变量之间的Person相关性分析45
  • 5.2.3 变量的回归结果与分析45-49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性建议49-52
  • 6.1 研究结论49-50
  • 6.2 政策建议50
  • 6.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7
  • 附录57-59
  • 致谢59-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60


本文编号:1103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103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2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