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革命根据地时期政府审计探析

发布时间:2017-11-13 22:10

  本文关键词:革命根据地时期政府审计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革命根据地时期 政府审计 审计机构 审计立法 审计活动


【摘要】:1927年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审计事业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采取了革命的战时体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审计正处于革命战争年代,审计工作以政府审计为主。 由于各个革命根据地的具体情况不同,各根据地审计机构在设置、人员增减及工作情况也是不尽相同的。根据政府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当时的审计机构归纳为两种类型即财审合一体制的审计机构和财审分立体制下的审计机构。所谓财审合一体制是指审计机构隶属于财政部门而开展工作,不承担对财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属于这一类型的审计机构有苏区的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审计处和晋冀鲁豫边区的审计机构。财审分立体制是指审计机构独立于财政部门而展开审计工作。这种体制下的审计机构如中央苏区审计委员会、晋察冀边区审计委员会、山东抗日根据地审计处以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审计机构,不但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而且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得出的审计结果更加客观真实。而陕甘宁边区的审计机构则在以上两种体制下反复转变,这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也是紧密不分的。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审计法规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指导审计而发布或起草的专门性法规,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审计条例》、陕甘宁边区的《审计制度示范》和《晋察冀边区审计规程》等。条例、制度和规程的内容反映了当时审计工作的观点和思路,对开展审计工作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另一类是关于审计工作的一些具体规定,即由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以通知、规定和规则等形式对于经费预决算的编制,供给标准以及审批中的问题所作的一些具体规定,如《陕甘宁边区审计处关于预决算编制及报销的通知》、《关于党政民众团体机关人员出发费用规定》和《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财政处审计办事规则》,此外,还包括各根据地党政领导机关制定发布的一系列重要法规文件中关于审计工作的规定。 各革命根据地审计机关建立后,围绕预算、决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财政的统一,规范企事业运作,反贪污浪费斗争,积极开展审计工作。此外,各根据地根据自身情况,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审计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如苏区中央审计委员会先后开展了群众团体财务收支审计以及专项审计,检举了财政部门、国家企业及群众团体存在的浪费现象,促进了苏区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树立了审计的权威,又如为保证生产自给任务的完成,建立统筹统支的财政制度,陕甘宁边区审计机构对边区所属各机关的财政收支,自给的机关生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本文立足史料,查核史实,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同时注重多学科交叉结合研究的方法,坚持审计学、历史学、法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方法相互结合,加之以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选取中国革命根据地时期最具有研究价值的1927至1945这一期间的政府审计做为研究对象,放弃以往著作分区独立介绍各个革命根据地审计的论述方法,而将这一时期政府审计作为一个整体从审计机构、审计立法及审计活动三方面深入研究其特点,从中归纳总结出对我国当代政府审计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功经验。 纵观整个革命根据地时期,根据地的政府审计工作是党、政、军领导高度重视的产物,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围绕革命的中心任务开展审计工作,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群众性,建立了适应革命需要、颇具特色的审计体制,但当时的政府审计又是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如审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较低以及许多领导、非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认识不足等等。虽然革命根据地的机构设置、审计立法和审计活动在如今腾飞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看来显得较为凌乱抑或是不成熟,但却仍然对当代政府审计具有许多很好的启示作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审计委员会由中央执行委员会直接领导,与人民委员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临时最高法庭并列,并形成了垂直管理的分级审计体系,这正是我国政府审计改制过程中所追求的理想体制——立法型审计模型,但目前应先对政府审计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待政治体制以及其他方面完善、成熟后,再向立法型审计模式转变;革命根据地时期,政府审计制度的一大突出特点是审计立法和相关的财经法规比较健全,形成了一个比较成型的审计法规体系,而且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政府根据具体的经济情况不断修改完善审计法规及经济规章制度,当代政府审计也应当在健全审计和相关财经法纪建设,保持审计基本法律在一定期间内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应当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审计环境,不断修改完善政府审计的具体实施细则和规则,努力实现政府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法可依;每次审计结束,中央审计委员会都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上公布审计结果报告,使审计工作具有透明度和公开性,而这恰恰是当代政府审计努力的目标,所以应当不断完善审计公告制度,包括应该建立健全审计公告制度法律体系和建立审计公告后的信息反馈机制;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审计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中,廉洁奉公、一丝不苟,保证了审计工作质量,在如今的小康社会里,当代政府审计更应当继续加强政府审计廉政建设,充分依靠广大审计人员,把廉政建设与党的建设、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融合在一起,综合发挥整体效益,树立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根据地的审计在节约财政开支、严肃财经纪律和克服浪费现象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这正是当代政府审计提倡的效益审计,在浪费问题越来越棘手的当代社会,必须开展效益审计,制定暂行效益审计条例,制定必要的准则规范和操作指南,并充分披露和利用效益审计成果。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39.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梅,兰蓉;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必然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2 马曙光;;政治制度、历史传统与中国政府审计体制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3 姚建华;何立民;褚望Z,

本文编号:1182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182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1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