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风险环境下企业战略绩效审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1 16:05

  本文关键词:风险环境下企业战略绩效审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风险环境 战略绩效 战略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标准


【摘要】:战略绩效审计是企业战略审计委员会以战略绩效指标为基础,以完成董事会的监督要求为目的,以设定的战略绩效标准为依据运用审计监督的方法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战略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情况和战略的管理情况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经济监督活动。 风险环境使企业战略的外部环境变化莫测,趋势不一定延伸,优势瞬间改变,未来充满动荡和高度的不确定性;环境的变化不仅不连续,而且不可预测。在这种环境前提下,企业战略环境可称之为无规律战略环境形态。此时企业战略应从全局出发,面向未来,根据企业的核心能力,通过合作等多种方式,利用资源共享,适时调整企业战略,与时俱进,实现企业参与各方“多赢”的战略格局。 在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中,外界信息大量涌入,如何实现企业战略的适时调整与转变,使企业战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需求,对企业战略绩效的实施效果进行绩效控制,实施战略绩效审计则成为必要的切实可行的手段。到目前为止,战略绩效审计还没有一个公认的严格的概念,其研究仍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战略绩效审计是企业顺应风险环境变化的趋势,不断调整自身的战略以期达到期望愿景的战略绩效衡量手段。它是理论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目前审计实践的需要。由于企业战略地位的重要性,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战略绩效审计具有理论产生的必然。从战略绩效的影响因素来说,战略绩效审计存在着极大的供应方,几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战略状况表示出极大的关注,他们需要对企业经营中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加以了解。当然,战略绩效审计的开展还需要监管层的控制需求,如果监管层没有监管的欲望及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运作,则无从开展审计活动。治理层的态度与支持程度决定了企业战略绩效审计开展的深度,并成为战略绩效审计开展的坚强有力后盾。 战略绩效审计来源于战略管理实践,是现代审计理论体系与实践活动的延伸,它的产生是现代审计理论实践突破传统的财务审计范畴并不断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审计企业的会计层面的财务信息更多的是要审计企业关于战略方面的众多非财务的管理信息。战略绩效审计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尤其是战略管理水平,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近些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上向着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者层面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但是在实践中却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地方就有战略制定的不合理、战略流程的疏于管理和战略的控制力较弱。而战略绩效审计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战略管理方法,它强调董事会必须在公司战略参与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执行并完成公司战略计划的能力。目前,战略绩效审计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 实施战略绩效审计可以提高企业战略决策和战略执行的效率。战略绩效审计通过对战略决策充分、合理的分析,对战略实施过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及时地监控,并随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对战略提出修正建议,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实施战略绩效审计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实现组织价值增值的功能。战略绩效审计作为内部管理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的战略制定和执行的监督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避免企业发生战略失败,为其发展提供保障,这正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根本体现。 最后,实施战略绩效审计可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战略绩效审计机制的建立,使得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满足了内外部各方对战略情况了解的渴望,从而促使董事会在下设的战略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建立一套制约各方的监督制度,既可避免在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又可以建立健全、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本文主要包括七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动机、技术路线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且对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战略绩效审计这个研究论题。 第二部分是对战略绩效审计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回顾。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战略审计、绩效审计和战略绩效审计的相关理论文献,并对已有的理论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 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绩效审计基本理论的阐述。本文分析了战略和战略绩效的关系,对战略绩效进行了理论界定,阐述了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并重点论述了战略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内容。 第四部分是风险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绩效审计模式解析。论文在对企业风险环境要素考虑的基础上,将企业战略分解成五个层级,论述具体的分解步骤和战略绩效审计的适应性,构建战略绩效审计的模式。论文就模式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阐述,并就目前各大企业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 第五部分是关于战略绩效审计标准问题。企业的战略绩效审计需要考虑风险因素,并结合具体的企业实际。首先,分析了战略绩效审计标准产生的动因;其次,分析了风险环境引起的战略绩效审计标准的变化,并论述在不确定性的风险影响下企业战略绩效审计标准的选择。最后,根据战略绩效审计的新特点,指出战略绩效审计标准体系的构成内容。 第六部分是关于战略绩效审计质量控制的内容。其中主要包括风险环境下战略绩效审计质量控制的动力机制,以及从组织结构的重建、控制方法的更新、遵守职业道德等几个方面来解决质量控制的路径选择问题。最后,阐述如何构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怎样进行战略绩效审计的质量控制的问题。 第七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本部分主要研究的是战略审计委员会开展审计工作对企业战略绩效的影响,将战略审计委员会开展的审计工作归纳为四个方面变量:是否设立置了审计委员会;战略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变量;控制职能发挥的比例;监督职能发挥的变量等,并以净资产收益率、人均利润和人均营业收入三个指标为战略绩效的被解释变量,构建了三个回归模型,并进行了T值检验和回归分析,得出了初步结论,分析了产生此结论的原因,并就结论提出了进一步的解决建议。 第八部分是结论与建议部分。主要是就全文进行总结。总结了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的创新点,并就目前企业战略绩效在风险环境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39.4;F2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巧良;陈俊;;关于内部审计的比较研究与综述——基于增值的研究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王永海;郑忠良;;独立董事、战略审计与公司绩效[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6期

3 林柳燕;田月昕;;基于BSC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11期

4 王光远;颜艳;;公司治理中的战略审计[J];财会通讯;2010年34期

5 余玉苗,黄兵海;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2004年05期

6 秦远建;袁鹏程;;“二维”企业战略审计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6年14期

7 董建胜;陈媛;;符合公认标准的战略审计概念构建[J];财务与会计;2009年03期

8 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兼论中国企业业绩评价模式选择[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9 王华;黄之骏;;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9期

10 王跃堂;涂建明;;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阳;中国上市公司竞争战略因素与战略绩效关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马璐;企业战略性绩效评价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杨召文;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战略绩效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灿;企业经营战略业绩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李山梅;环境绩效审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徐兵;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徐光华;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孙晓宇;高新技术企业动态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9 陈科;制造型供应链绩效建模分析研究与实践[D];天津大学;2009年

10 黄翠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云海;上市公司战略审计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曲明;企业战略审计理论与方法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3 李君婷;平衡计分卡在企业战略性业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41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241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1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