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与外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审计委员会 外部审计 模型 出处:《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2008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活跃性等视角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展开审计委员会制度与外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相关性研究,旨在促使审计意见质量的提高,并为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发展奠定基础。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A share listed companies of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in 2008,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rom the angle of independence, professionalism and activity of audit committee, and studi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udit committee system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external auditors. It ai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udit opinion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dit committee system.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0YJC630397 上海海事大学会计学重点学科,上海海事大学校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9137
【分类号】:F239.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雄元;管考磊;;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殿民;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模式特征及识别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习鹏;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郑新源;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王缘;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谢静波;中国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与法律责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方健;网络环境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素艳,张红,刘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上证180指数样本股的经验证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夏文贤;陈汉文;;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2期
3 陈汉文,夏文贤,陈秋金;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案例分析与模式改进——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下)[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01期
4 韩厚军,周生春;中国证券市场会计师报酬研究——上市公司实证数据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2期
5 唐跃军;;审计收费、审计委员会与意见购买——来自2004-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7年04期
6 李爽,吴溪;审计师变更的监管思想、政策效应与学术含义——基于200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监管措施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2年11期
7 陈信元;夏立军;;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6年01期
8 谢德仁;;审计委员会制度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创新[J];会计研究;2006年07期
9 李维安,王世权;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01期
10 李爽,吴溪;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监事会态度——评监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审计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香兵;;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财务知识与会计稳健性[J];经济经纬;2011年04期
2 苏丹宁;;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主要手法及审计对策[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年S1期
3 王丹;;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路径[J];中国审计;2010年17期
4 张伟;张小利;;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24期
5 顾奋玲;郑媛媛;;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1年24期
6 黄娟;高蕊;;上市公司自愿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特征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7期
7 袁艳红;;浅析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与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6期
8 葛颖;;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J];山东纺织经济;2011年08期
9 刘宏亮;;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审计策略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5期
10 王咏梅;任飞;;谁更愿意设立审计委员会?——基于终极控制人类型的审计委员会设立动机研究[J];会计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汛;;浅谈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2 浙江省内审协会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3 ;上市公司内审工作的思考[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4 唐芳;;关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探析[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5 张踩峰;;上市公司社会审计关系的失衡及制衡[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6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组织架构与作用关系的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7 蒋永辉;;浅探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审计重点[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8 ;关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体制的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9 王■成;;序言[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10 许建明;;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必须诚信和规范[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嬗变;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嬗变与思考[N];中国财经报;2001年
2 中科合臣董事会秘书 伍爱群;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是现实选择[N];证券时报;2004年
3 专题策划 丁静 石海娥;揭开年报“神秘”的面纱[N];财会信报;2009年
4 韩洁江 国成;七大高风险领域成上市公司审计重点[N];经理日报;2007年
5 实习生 宗满意;专家点拨厦门上市公司[N];厦门日报;2006年
6 ;上市公司核算质量待提高 被调整利润641亿[N];财会信报;2005年
7 编译 类婧婧;COSO公布小型上市公司内控指南[N];财会信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熊欣;中注协:上市公司06年报审计采用新格式[N];证券日报;2007年
9 ;152家上市公司更换审计机构[N];财会信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贺辉红;年报审计“非标”公司今年以来9成跑赢大盘[N];中国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丽蓉;非审计服务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陈靖;审计师选择的协同效应与范围经济假说[D];厦门大学;2007年
3 汪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4 于竹丽;上市公司半年报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王淑梅;国家审计质量与效果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陈韶君;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7 熊建益;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更换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赵兴楣;基于审计契约安排的独立性互动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管亚梅;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10 余宇莹;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经验证据[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峰;审计任期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姜春燕;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茜;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陈保磊;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吴迪;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审计质量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6 蔡丽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胡雅兰;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定价及变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王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9 霍增辉;中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王何;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意见的投资决策有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17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51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