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信息披露质量、控股股东资金占用与外部审计监督——来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18-02-20 20:12

  本文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不对称 资金占用 审计意见 出处:《会计之友》2011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资金侵占是控股股东获取私人利益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其解决资金严重缺乏的重要途径,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则会提高公司透明度,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免受控股股东掠夺。文章选取深市2007—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信息披露质量视角对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及其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的公司,发生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越少;进一步分析发现,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但这一关系在信息披露质量高的样本中会有所减弱。
[Abstract]:Capital embezzlement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to obtain private benefit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serious lack of funds. An effectiv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will enhance the transparency of companies and reduce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capital occupation and its impact on audit opinions. The higher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less the capital occupied by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apital occupation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on-standard audit opinion. But this relationship will weaken in samples with high disclosure quality.
【作者单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F224;F275;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中胜;陈俊;;大股东资金占用与盈余管理[J];财贸研究;2006年03期

2 马曙光;黄志忠;薛云奎;;股权分置、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J];会计研究;2005年09期

3 周中胜;陈汉文;;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外部审计监督[J];审计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秋;张奇峰;;法律环境、金字塔结构与家族企业的“掏空”行为[J];财贸研究;2007年05期

2 陈晋平;中国上市公司控股权交易特征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3 许敏,鲁爱雪,李瑞;资本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年19期

4 王刚义;公司控制权市场与证券市场效率[J];财经科学;2002年04期

5 吕天奇;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运行效率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3期

6 程兴华;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与要约收购制度比较:基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J];财经论丛;2005年04期

7 张继袖;陆宇建;;控股股东、政府补助与盈余质量[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4期

8 朱红军,汪辉;并购的长期财富效应——经验分析结果与协同效应解释[J];财经研究;2005年09期

9 江伟;沈艺峰;;大股东控制、资产替代与债权人保护[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10 曾庆生;陈信元;;何种内部治理机制影响了公司权益代理成本——大股东与董事会治理效率的比较[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Li Jin Li Shiming Xiong Xiaozhou Management Schoo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China, 610054;Tunneling Behavior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ese IPO Firms[A];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C];2007年

2 杨淑娥;苏坤;;终极控制、自由现金流约束与公司绩效——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刘爱东;王慧;;审计诚信机制对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理论框架的提出[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郑炜玲;;经营现金流量的信息含量[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何进日;江伟;;融资结构、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李增泉;任强;;现金股利、投资者保护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江伟;肖珉;;控制权利益与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A];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国良;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余砚新;信托投资机构资本市场交易行为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3 李梅;股权泛化及异股同权下的公司治理失效[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余明桂;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新民;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6 熊建益;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更换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刘月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及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林朝华;利润操纵的市场反应检验[D];厦门大学;2002年

10 汪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云达;上市公司控制权让渡定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周欣宇;基于契约理论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7年

3 王军;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问题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银楼;股权分置改革中公司行为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5 周平;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偏误及治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马丁娜;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分析[D];河北大学;2005年

7 施筱勇;母子公司制下上市公司国有大股东侵害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沈艳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反应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9 焦烨妍;我国股票市场对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10 徐慧;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雎国余,蓝一;企业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陈国辉,赵春光;上市公司选择股利政策动因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5期

3 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财经研究;2001年03期

4 高明华;中国企业市场化进程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5 林毅夫,刘明兴,章奇;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6 陈晓,王鑫;股票市场对保留审计意见报告公告的反应[J];经济科学;2001年03期

7 陈晓,陈小悦,倪凡;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1998年05期

8 夏立军,方轶强;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9 孙铮,刘凤委,李增泉;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10 童盼,陆正飞;负债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志忠;非有效市场下的股票市场定价模型[D];厦门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杰强;毛慧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07期

2 周永生;范陈念;马小龙;;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套期保值影响企业价值的模型分析[J];财会月刊;2011年20期

3 单文君;;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产权酒店利益相关者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年15期

4 黄珊;邱敏芳;;房地产经纪市场道德风险及规避措施研究[J];时代金融;2011年18期

5 乔印虎;;产品市场竞争、机构投资者与信息披露[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余国锋;陆克斌;;单供应商与多零售商在信息不对称下的库存博弈[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蔡顺富;曹晶晶;;信息不对称下的假冒伪劣现象——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假冒伪劣现象[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8 王宇坤;谢昕;;对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融资困境的博弈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9 吴云霄;龙子午;;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治理[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陈丽蓉;李海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师选择——基于2008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程睿;王华;;公司透明度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基于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2 吉翔;周建涛;;保险市场逆向选择与顺向选择共存研究[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3 梁工谦;项宜;;设备招评标中的逆向选择分析[A];第五届设备管理第八届设备润滑与液压学术会议论文集——《设备管理设备润滑与液压技术》[C];2004年

4 岳中刚;;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蔡西阳;张文杰;余吉安;;物流成本与物流信息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树青;史少华;;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农村市场监管方式的完善与创新[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于航;马维忠;;探讨应对信息经济的物流管理新模式[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龙勇;刘广振;;信息不对称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影响及企业融资选择[A];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潘书宏;;环境信息不对称对于循环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兼谈环境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与完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10 马中华;何娟;;物流企业参与下的库存质押融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尹志浩 钱永忠;矫正信息不对称 增强消费信任度[N];农民日报;2009年

2 张元端;“信息不对称”与楼市纠纷[N];北京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赵陕雄;消费者买房——小心信息不对称[N];中国质量报;2002年

4 记者 桂蔚;房产信息不对称,谁之罪?[N];民营经济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万静;信息不对称成公众参与监督最大掣肘[N];法制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沈浪;信息不对称 上海房市“盲人摸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本报记者  吕勇;信息不对称骤增购房者心理负担[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韩洁;曝光房市“暗箱操作”真相[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戈晓芳;信息不对称成房地产消费投诉新热点[N];广东建设报;2007年

10 记者 刘红兵;打破信息不对称格局势在必行[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功富;产品市场竞争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的路径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陈睿;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市场微观结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褚荣伟;C2C在线反馈机制的特征及角色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彭益;市场微观结构下信息不对称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王要玉;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供应链契约制定[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王致兵;劳动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晓玲;政治关联债务契约有效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宿淑玲;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刘铁军;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形成机制及其金融风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董合平;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股市价格行为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君;我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对权益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王剑;关系型借贷、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3 陈燕鸣;信息不对称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D];厦门大学;2009年

4 刘涵月;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信息披露水平及价值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王璐;供水行业价格规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宋威夷;羊群行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余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8 陈嘉翔;知识的产权界定、激励及其哲学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郑征;信息披露质量对信息不对称水平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阙清一;审计意见、信息披露质量对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19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519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a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