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控制、政治联系与审计独立性——来自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视角的经验证据
本文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政治联系 审计独立性 出处:《经济评论》2008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大股东控制、股权制衡以及大股东的政治联系对审计师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说来,对于存在持续经营问题的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不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而第二大股东相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第二、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相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也越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同时,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高于非政府控制的公司,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高于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和非政府控制的公司。总的说来,独立审计作为公司治理中的保证机制,与大股东之间的制衡是一种互补作用,良好的股权制衡有利于外部审计师保持独立性。面对公司中的政治关系带来的政治风险和信息风险,审计师会通过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来保护自身的声誉。
[Abstract]:Control by large shareholders, equity checks and balances, and political connections of large shareholders all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uditor behavior. Specifically, for companies with continuing problems, the proportion of the largest shareholders holding shares is higher. The less likely the company is to be issued an audit opinion on the uncertainty of going concern; the higher the proportion of the second largest shareholder to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is, the more likely the company will be issued an audit opinion on the uncertainty of continuing operation. Second, The higher the share ratio of the three major shareholders compared with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the more likely the company will be issued an audit opinion on the uncertainty of continuing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bability that publicly controlled companies under government control are subject to an audit opinion on uncertainty of going concer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government-controlled companies. Companies controll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be issued audit opinions on continuing business uncertainties than those controll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controlled companies. In general, independent auditing acts as a guarantee mechanism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with the major shareholders are complementary, and good equity checks and balances are beneficial to the external auditors to maintain their independence. In the face of the political and information risks brought about by the political relations in the company, good equity checks and balances are beneficial to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external auditors. Auditors protect their reputation by issuing appropriate audit opinions.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厦门大学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2101)“中国证券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JY027)“投资者保护、公司治理与我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艳艳;陈汉文;于李胜;;代理冲突与高质量审计需求——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2 曾颖;叶康涛;;股权结构 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J];会计研究;2005年10期
3 陈朝晖;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J];会计研究;1999年07期
4 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外部审计约束——来自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艳艳;政府管制、所有权安排与会计师事务所选择[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生;;摒弃传统会计基本前提持续经营之辨析[J];商业研究;2006年20期
2 娄权;;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审计师选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实证考察[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6期
3 黎毅;黄辉;;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构建的思考[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2期
4 刘昱熙;林炜桐;;股权代理问题与高质量审计需求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5期
5 李明辉;;代理成本与审计师选择行为研究综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6 开家将,余晓晖;消除不确定性因素,提高持续经营能力[J];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05期
7 李明辉;;代理成本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基于中国IPO公司的研究[J];经济科学;2006年03期
8 李爽 ,吴溪;制度因素与独立审计质量──来自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经验证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06期
9 刘文丽;;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的经济学分析[J];求索;2007年03期
10 邵瑞庆;崔丽娟;;对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军雄;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倪勇;中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韩洪灵;中国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D];厦门大学;2006年
4 张俊民;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5 车宣呈;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胡波;审计定价: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李永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陈靖;审计师选择的协同效应与范围经济假说[D];厦门大学;2007年
9 李斌;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廖义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动因及决策有用性[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路;论不确定性审计[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杨云鹏;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3 黄善东;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初探[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4 杨兵;基于非财务指标及数据挖掘方法的财务危机预测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5 蒋艳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系统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6 崔丽娟;关于审计报告中持续经营意见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杨金波;我国制造业类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系统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3年
8 李继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李伟;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本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年
10 董玲玲;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汉文,郑鑫成;可操纵应计的市场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04期
2 王艳艳;于李胜;;法律环境、审计独立性与投资者保护[J];财贸经济;2006年05期
3 李有根,赵西萍,李怀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5期
4 王艳艳;陈汉文;于李胜;;代理冲突与高质量审计需求——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5 余玉苗,李琳;审计师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J];经济评论;2003年05期
6 张华;张俊喜;;我国盈利公告效应的动态特征[J];经济学(季刊);2004年01期
7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8 刘芍佳,孙霈,刘乃全;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9 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10 李增泉,余谦,王晓坤;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易琮;行业制度变迁的诱因与绩效[D];暨南大学;2002年
2 沈振宇;会计准则导向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D];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贺镜帆;我国注册会计师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2 费爱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义刚;王艳艳;;大股东控制、政治联系与审计独立性——来自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视角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08年05期
2 杜颖洁;杜兴强;;政治联系、涉案行为与审计意见——基于上海社保基金案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1年02期
3 杜兴强;周泽将;杜颖洁;;政治联系、审计师选择的“地缘”偏好与审计意见——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1年02期
4 刘启亮;周连辉;付杰;肖建;;政治联系、私人关系、事务所选择与审计合谋[J];审计研究;2010年04期
5 吴彬;谢世飞;;论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独立审计委托模式[J];商业会计;2008年05期
6 陶静;;控股股东代理冲突与审计师选择[J];市场研究;2011年03期
7 刘华;;代理问题与审计师选择研究——基于大小股东利益冲突的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06期
8 杨秀英;;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如何发挥[J];审计与理财;2006年03期
9 王兵;;审计聘约权 审计独立性与公司治理[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罗斌元;;创新审计委托模式 遏制造假动机——浅谈建立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委员会制度[J];金融会计;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方军雄;;公司治理、审计师特征与审计意见——基于高风险公司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2 李丹蒙;李静;;公司治理、事务所选择与审计定价[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张奇峰;张鸣;王俊秋;;公司控制权安排、审计师选择与市场价值——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郄建荣;14家会计师事务所存在10大问题[N];法制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吉岗;大股东占用资金、代理冲突与外部审计监督[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玉会;事务所规模、事务所任期与大股东资金占用[D];苏州大学;2011年
3 李广;大股东控制及董事会特征与企业审计质量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吕雪晶;大股东控制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5 滕丽;大股东资金占用视角下代理冲突对审计约束有效性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9年
6 陶静;大股东控制下的代理冲突与审计师选择[D];石河子大学;2011年
7 何升霖;大股东控制、外部审计与盈余信息含量[D];厦门大学;2007年
8 马圆圆;上市公司代理冲突下外部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9 李秋燕;我国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影响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程雁玲;大股东掏空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29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529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