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论审计职业怀疑的合理边界

发布时间:2018-03-14 08:33

  本文选题:审计过程 切入点:排除职业怀疑 出处:《会计研究》200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职业判断的固有局限和审计活动的特点两方面入手,对审计职业怀疑①的边界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文章认为,从审计判断的固有局限看,职业怀疑的水平似乎越高越好;从审计活动的特点看,职业怀疑应当有其适当的边界。审计师的职业怀疑不是怀疑一切,而是要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合理怀疑是依据理智和常识的怀疑——某种会使得合理的人在行动时犹豫不决的怀疑。合理的怀疑有二条重要标准。一是合理的怀疑应该概然性比较大,可能性程度比较高,能够从整体上推翻管理层声明或已取得的证据或形成的结论;二是合理的怀疑要有证据支持,特别是怀疑管理层有舞弊行为、违反法律行为的,要有一定的证据材料加以证实。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inherent limitations of professional judg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dit activ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boundary problem of audit professional doubt 1.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scepticism seems, the better; judging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dit activities, professional scepticism should have its proper boundary. It's about keeping "reasonable professional doubt." reasonable doubt is based on reason and common sense-a suspicion that makes a reasonable person hesitate to act.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criteria for reasonable doubt. One is reasonable. Doubt should be more probable, The degree of possibility is relatively high, which can overturn the statement of the management or the evidence or conclusion reached by the management as a whole; second, reasonable suspicion should be supported by evidence, especially if the management is suspected of fraud and violation of the law, There must be some evidence to prove it.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分类号】:F239.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大为;;历史事实的修辞建构(上)[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邵希娟;杨建梅;;行为决策及其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5期

3 魏盛礼,赖丽华;试论取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J];法学论坛;2005年01期

4 李安;;裁判形成的思维过程[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4期

5 刘宁;张峰;张庆林;梁娜;;重复学习判断中的低自信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戴钦;;网络论坛言论传播中的自我净化机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李春成;;价值观与公共政策:政策分析的新领域[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爱梅;心理账户与非理性经济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周嘉南;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贺尊;教育信号的经济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林永钦;基于多目标群决策的湖泊综合承载能力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李斌;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D];厦门大学;2007年

6 廖义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动因及决策有用性[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曾铮;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于永菊;风险决策中的多重参照点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可;公共危机中的群体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陈世川;基于ASP.NET2.0的部队干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周广亚;情境启动和认知需要对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7年

6 张迎凯;复杂性视阈下的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毕华书;论职业怀疑在审计中的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高志强;格式塔特征、情绪状态和结果反馈对总结性评估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姚晶;医学生人格特质及其对行为陷阱进入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10 刘宁;学习判断中UWP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任远;;审计学通俗讲话[J];财会月刊;1983年03期

2 ;审计围绕的中心是提高经济效益——辽宁省先从行业审计做起[J];财会月刊;1983年06期

3 胡德厚;;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4年S4期

4 冯恭祺;;我国审计依据问题的探索[J];会计之友(上);1984年03期

5 张平之;试论后续审计在经济效益审计中的地位和作用[J];上海会计;1985年07期

6 张涵;审计基础知识讲座 第五讲 审计程序[J];经济问题;1985年03期

7 李仰文;第九讲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J];经济问题;1985年07期

8 郁云龙;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J];审计研究;1985年02期

9 赵友良;审计名词浅释[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5年09期

10 顾晓奔,潘正彦;浅谈对世界银行教育贷款项目的审计[J];上海会计;198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石晓宇;常有余;;高校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声华;对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的几点看法[N];中国审计报;2000年

2 常美;企业财务真实性审计浅谈[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3 陈伟红;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谨慎[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4 王帅;信息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N];中国财经报;2001年

5 吴玉江;枣阳财政审计力求深化[N];中国审计报;2001年

6 班东启 杨东波 马锋;“丢失”车辆藏何处 审计“找回”有高招[N];中国审计报;2001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李启华;中勤万信忙审计 银广夏命运明天揭盖头[N];财经时报;2002年

8 黄尔;慈溪市审计局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N];中国审计报;2002年

9 张旭东;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对造假者说“不”[N];中国审计报;2002年

10 杨双全 刘畅;试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杜景来;审计职业判断业绩评价[D];福州大学;2003年

2 源泉;试论审计风险的管理[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李俊;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时会计报告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王南;独立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5 谢芳;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阳钰;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10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610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c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