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国家审计问责制度目标设定探微

发布时间:2018-03-23 18:11

  本文选题:问责 切入点:审计 出处:《财会月刊》2008年31期


【摘要】:本文从国家审计问责制度的目标出发,讨论国家审计问责制度目标设定的社会环境基础,以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准确理解不同社会环境如何影响国家审计问责制度目标的设定提供依据。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objective of the national audit accountability system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oundation set by the national audit accountability system goal , to reveal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accurately understanding how different social environment affects the national audit accountability system goal .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审计问责制度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39.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吉忠;现代制度与自由秩序的形成[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2 邢彦明;;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场”效力[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李兵;生育行动的结构[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马传松;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以社会学的视角[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5 于涛方;;从功能溢出到制度平衡:长三角区域整合辨析[J];城市规划;2006年01期

6 潘自勉;再论党内监督的性质及其基层策略[J];东方论坛;2004年02期

7 邓遂;论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及其获得途径——兼论“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意义[J];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01期

8 吴施楠;关于提高党的政治权威的几点思考[J];东疆学刊;2000年03期

9 沈小波;经济学中的实证主义和规范主义——兼论中国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J];东南学术;2000年06期

10 王涛;跨文化交际中的东西方价值观差异与道德融合[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梁栋;网络组织的兴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永福;“规则”的分析与建构:制度的社会网络基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传统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童兆洪;民事执行权的理论构建[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建生;工业化进程中的村庄精英——江村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杨新光;试析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权威现象[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巧兰;论社会的历史性——人、自然、价值视野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俊峰;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角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5 柳建文;西北农村地区回族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宋国恺;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慧群;交往的心理学审思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理性定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雁玲;当前我国网络失范及其社会控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宋春红;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探析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冷志勇;通向“善”的三条路径[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汝焯 ,杨小虎;计算机审计模式探索[J];中国审计;1999年10期

2 贝洪俊;基于战略的企业绩效审计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3 姚素琴;徐维兰;董南雁;;治理基础审计:公司治理图景下的新审计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4 毛永慧;;试析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的对策[J];企业导报;2010年09期

5 海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海南经济特区审计模式(上)[J];审计研究;1998年04期

6 孙伟;论审计模式的发展趋势——风险基础审计[J];科技与管理;2003年05期

7 叶江虹;试析我国目前的审计模式[J];财会月刊;2004年13期

8 吕君,张万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5年01期

9 林锡坤;;论政府审计模式现状和选择[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6年02期

10 杨柏松;;网络时代审计模式创新初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殿生;;浅析审计模式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选择[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圣妮;;内部控制与审计模式的变革[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敖世友;;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审计模式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勇;苏奕;;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的构建及其研究路径[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浙江省内部审计协会课题组;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潘仙珠;方成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和模式探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6 石磊;徐芳;;项目资金的保护伞 探索上烟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A];上海市烟草专卖局2007年度获奖论文集(经济管理类)[C];2007年

7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内审处课题组;甘武松;唐耀东;;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央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8 周振策;罗宇;;如何建立和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体系[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9 任爱莲;;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审计模式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宋伟;曲首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农业银行审计中的初步应用与发展[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三等奖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迟明霞;审计风暴转向“效益”[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2 张晓松;“审计的最大成效是促建问责制度”[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江苏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 朱尧平;建立预算执行审计问责制度正当其时[N];中国审计报;2007年

4 黄委审计局;积极探索黄河特色审计模式[N];黄河报;2011年

5 汪文 方铁成;云南省地税联网审计模式突显五大特点[N];中国审计报;2011年

6 黄金旺 阚晓西;内部控制的发展及入世后审计模式的选择[N];中国审计报;2001年

7 王志伟;审计模式的演进对国家审计的启示[N];中国审计报;2005年

8 梁旭红;离石区审计局创新审计模式见实效[N];吕梁日报;2010年

9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王刚;联网审计:全新的审计理念与审计模式[N];财经时报;2005年

10 魏小题 曾亚波;建湖“三层动态组合”审计模式受关注[N];中国审计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勇;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苗连琦;公共经济权力审计监控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田秋蓉;政府审计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黄海;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盛红;风险环境下企业战略绩效审计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王扬;我国审计师运营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8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曼静;基于责效观的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节;基于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的管理层舞弊揭示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张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审计模式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张超;法制与政府规制框架下的中国审计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刘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孙菲;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徐慧;我国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地位及审计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夏鹏;我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杨连刚;风险导向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9 汤锋;信息环境下数据式审计的应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崔晓雁;构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54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654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7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