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与寻租
本文选题:独立审计准则 切入点:经济后果学说 出处:《事业财会》2007年01期
【摘要】:正20世纪60年代以来,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外部力量”日渐增加,加之70年代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准则的制定应该考虑“外部力量”以及准则本身的经济后果等因素。1977年美国学者
[Abstract]:Since the 1960s, the increasing "external forces" in the standard-setting process, coupled with the rise of the theory of economic consequences in the 1970s, have made people realize that, "external forces" and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norm itself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standard. American scholar, 1977
【作者单位】: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F23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波;论独立审计准则制定的允当程序——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4期
2 仲伟周;芝加哥学派的寻租理论研究[J];经济评论;2000年01期
3 仲伟周;国际贸易学派的寻租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1999年02期
4 罗云静;论经济后果观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J];事业财会;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2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谢桂生,阮平南;假冒伪劣商品治理中的政府官员行为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王旭华,谢丹;寻租活动的成本分析及控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5 田江;;寻租理论及中国寻租问题的治理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9期
6 王性玉,薛来义;寻租理论三方博弈模型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11期
7 廖涵平;会计准则寻租行为的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0期
8 章涛;;虚假陈述民事诉讼中注册会计师过错认定标准探讨[J];财会通讯;2009年10期
9 迈扎尼;阿瓦古丽·阿不都拉;;企业预算管理寻租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2010年23期
10 迈扎尼;刘文敬;;内部资本市场租金及管理层寻租探析[J];财会通讯;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保建云;;权力租金、寻权与权钱交易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纪利平;;试论教育寻租与高校腐败[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纪利平;;试论教育寻租与高校腐败[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4 王妍;;浅析寻租与制度的内在共生性及国有企业寻租治理[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林秉风;卢静;;会计寻租行为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严法善;刘杰;;中国高房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基于经济、制度、心理三个维度进行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月明;政企关系质量对企业财务报告和政府会计监管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郝刚;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宋广奇;当代中国反腐模式转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崔祥民;产业集群内创业者社会资本对创业机会价值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5 欧雪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郝刚;我国中药药药药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尹晨;中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王性玉;中国证券市场博弈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 刘维;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伟;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效果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晓东;黑龙江省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刘强;串通投标罪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曾鹏程;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揭示责任承担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赵东巍;有组织犯罪的企业模式分析与法律防控[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晓云;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寻租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贺敬豪;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寻租行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国君;审计期望差距及其控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张育;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吕享孝;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跃堂;经济后果学说对会计准则制定理论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0年08期
2 陈华;经济后果观与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J];财会月刊;2002年04期
3 杨晓莉,林治华;经济后果与会计准则制定[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杰明;关于《独立审计准则》的几点意见[J];财会月刊;1996年12期
2 陈小敏;对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认识[J];广西会计;1996年06期
3 陈占久;《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知识问答[J];吉林财税;1996年02期
4 乔世震;;中国独立审计立场之研究[J];湖北审计;1998年04期
5 张佑才;在第三届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中外方专家咨询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注册会计师;1999年02期
6 冯淑萍;把握新形势 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J];商业会计;2002年07期
7 李明辉;论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J];经济评论;2004年06期
8 何静怡;李洁;范海峰;;独立审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寻租行为分析[J];审计月刊;2006年15期
9 邢旭彬;;怎样理解独立审计[J];商业经济;1999年03期
10 文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第四届独立审计准则组[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存彦;;我国独立审计的政府管制变迁及其效果研究述评[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吴祖光;;论独立审计准则在确定民事法律责任中的地位[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云鹏;;会计准则制定与盈余管理治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冯鑫;;舞弊的种类及形成原因[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李谊;;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的责任与作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6 蒋玉涛;;情报信息在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A];“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耿旭初;;《砭石标准》和《砭具标准》的制定[A];2006全国砭石与刮痧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朱世朋;张全寿;;铁路货运计划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A];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9 林丽榕;;合理评价内控体系 协助管理层遏制舞弊——谈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的责任和作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10 何志嵩;;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制定工作汇报[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男科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暨泌尿外科男科疾病中西医研究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前列腺疾病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着力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N];中国信息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欣;独立审计准则 一把双刃剑[N];金融时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嵇锦宏 通讯员 蔡晓峰;独立审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双刃剑[N];中国税务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尹涛;独立审计准则是有效的[N];中国证券报;2001年
5 栗粟;CPA如何运用独立审计准则[N];中国财经报;2001年
6 祝爱萍;独立审计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N];中国审计报;2002年
7 李侠;2004年独立审计准则拟订计划提出[N];金融时报;2004年
8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 李爽;CPA行业的“双刃剑”[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嵇锦宏;独立审计准则规范了注册会计师行业[N];中国税务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范春荣;专家为审计准则把脉[N];中国财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傅广宛;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量度、绩效与进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段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于守华;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黎仁华;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秦道武;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倪峰;国会与冷战后的美国安全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李靓;近代三大基本刑法原则对《大清新刑律》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崔慕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陈炜煜;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提高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新宇;基于审计视角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朱卫华;现行独立审计准则法律地位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3 徐烨;独立审计准则法律地位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4 谭莎丽;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5 贾俊萍;独立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6 游丽;上市公司会计报告和审计报告信息失真的成因、现状及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7 易华志;公司设立时验资机构虚假验资的民事责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潘勤;独立审计准则在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中的运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汪蚌午;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及其经济后果分析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10 魏杰;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0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700137.html